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談判的訊號》:你可能會感到驚訝,某些威脅事實上是正面的心理經驗

文:瑪格里特.妮爾(Margaret A. Neale)、談判湯瑪斯.黎斯(Thomas Z. Lys)

威脅與承諾的訊的心心理層面

你可能會感到驚訝的是,某些威脅事實上是驚訝正面的心理經驗,「幸災樂禍(schadenfreude)」一詞指的某威是看到別人倒楣而覺得開心,在威脅的脅事情境下,釋出訊息者可能真的實上會樂在執行威脅,如果你威脅要刮花對手的正面車子,他又有一台好車,理經你可能真的談判會從他的不幸(掌握在你手裡)得到快樂。無可否認地,訊的心幸災樂禍是驚訝種原始的衝動,真實無比,某威因此必須認真對待,脅事不過即使釋出訊息者能夠從幸災樂禍中得到益處,實上執行威脅仍舊需要付出昂貴的正面代價,因此幸災樂禍的樂趣,得要超過執行可信威脅的成本才行,所以對於釋出訊息者來說低成本的威脅(刮花目標對象的車子),要比執行代價高的威脅來的可信多了,比起要偷你車子的威脅,你必須更加認真看待要刮花你車子的威脅。

心理益處也可以透過宣傳你所經歷過的錯誤,或是藉由認可模範行為來體會,你是否曾經挺身而出,即使你有理由確定,你再也不會跟那個人或組織有任何互動?你何必這麼做呢?

原因之一可能是因為你相信世界是公平的:大家都會得到自己應得的,對你來說,不懲罰惡行或不表揚善行的心理成本,可能超過了採取行動的經濟成本(比如像是時間),要是有人以承諾未來的行為換取利益——接著卻背棄了自己的承諾呢?獲取不當利益可能會挑戰你認為世界公平的信念,所以你或許會有動力想採取行動改變情況,重新建立起平衡,你可能會在社群媒體上揭露那個人的行為、針對他們的生意寫評論、跟朋友或同學分享資訊,或是在機構外面抗議,宣傳對手私下的敗筆。

比如像eBay或亞馬遜的眾多線上賣家,要維持合理標準,讓這麼多虛擬賣家在一次了結的交易中保持行為誠實良善很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賣家同意讓顧客公開評價,因此客戶宣傳賣家惡行的成本降到最低:只要打幾個字,對於賣家名聲的潛在傷害卻很大,因為傳播出去的訊息是公開的,其他人可以輕易看到。如此一來,eBay或亞馬遜網絡上賣家的承諾(比如快速交貨、商品如實廣告、退貨便利)會比較可信,這是因為賣家名聲公開評價的緣故。

身為個人,你願意挺身而出到什麼程度,去把對手的惡行(或是善行)公諸於世,這跟你的世界公正信念多強烈有關,即使將來可能沒有互動。當然並非每個人都會受到公正世界信念的影響,談判的時候,你或許可以說服對手,讓她知道你是世界公正的死忠信徒,認為行為不論好壞,都應該公諸於世,接著以讓步回應她的承諾,只要你合理認為她已經相信了你的誠意。

雖然威脅要把惡行公諸於世,首先就能嚇阻對手的不良行為,公開威脅的力量在於那比私下威脅更可信,威脅和承諾的公開性質可以讓將來的合作對象了解對手的名聲,在本質上,釋出訊息者坦白透露自己的全面名聲(相對於跟單一對手的名聲),讓大家都看得到,反過來說,如果名聲有其價值,目標對象必須合理預期釋出訊息者會堅持到底,以便維護這個有價值的資產。

不過就算是具有公開性質的威脅,也未必總能讓代價高昂的威脅付諸實行,比如美國總統歐巴馬那如今臭名昭彰的2012年「紅線」言論,談到阿薩德政權在敘利亞的化學武器使用,歐巴馬總統公開畫下那條紅線, 然而事態很清楚,阿薩德確實對自己的人民使用化學武器,之後卻沒有任何行動(除非你認為國會考慮授權行動是過果斷的行為——不過大部分人都不會這麼想吧),結果就是歐巴馬總統的名聲受損,威脅沒有堅持到底,不止降低了他對阿薩德的可信度,也鼓動其他人質疑,他是否還會忽略其他的威脅或承諾,因此公開釋出威脅或承諾之所以能增加可信度,正是因為食言的成本太高了。

威脅或承諾的公開性質在決定可信度時,是一項很重要的考量,其他的特點則會影響威脅或承諾在取得對方讓步上的影響力。首先,規模事關重大!挑選合適的規模要考慮兩方面,對釋出訊息者的成本以及對目標對象的成本/效益。

讓我們從承諾開始,承諾的規模是一項重要的決定因素,對釋出訊息者跟接受者來說都是,從釋出訊息者的角度來說,實踐承諾的成本越低,食言的名聲成本越高,承諾的可信度就越大。

由於釋出訊息者會權衡損害名聲與兌現承諾的代價,從釋出訊息者的角度來看,最佳承諾就是那些執行成本低廉、食言的名聲成本高昂、並且對於目標對象有重大效益的。有個好例子就是汽車經銷商保證跟他們買車的客戶,都能得到良好的服務(優先於在其他地方購車的人,或者是提供售後免費的汽車美容),並且雇用獨立的代理商向客戶宣傳服務體驗。

對於經銷商來說,相對於食言的名聲代價,這樣的成本算低,對客戶的效益也夠高,讓他們在談判中願意多付一點錢買車;同樣的方法可以用來決定最合適的威脅規模,釋出訊息者要讓威脅更有可信度,只需選擇執行成本低廉的那些威脅,也許是因為能帶來不少幸災樂禍的感受,並且讓目標對象承受相對高昂的代價,比如說威脅要刮花你的車子(小恐嚇,被逮到通常是輕罪)比起威脅要殺死你(大恐嚇,可能會導致終身監禁),要來的更有可能執行,因此從釋出訊息者和目標對象雙方的角度來看,刮花車子的威脅遠比殺人的威脅來得更可信。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