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儒东村:村组联营打造“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绘就“诗画侨韵”
编者按:为讲好江门市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专项改革好做法、好经验、组联造没好模式,营打有围特开展系列发展案例报道,墙的侨韵凝聚社会各界强大合力,博物同创村级集体发展的馆绘“江门样板”。 “在农村,诗画没资源、江门没资产是儒东没办法发展的。”江门市开平市百合镇儒东村党支部书记、村村村委会主任胡桂影这样说道。组联造没 儒东村位于江门市开平市百合镇东部,营打有围总人口近2000人,墙的侨韵东近赤坎古镇,南靠世界文化遗产景点马降龙碉楼群,临近百足山,毗邻潭江水,自然环境优美。过去,由于儒东村村委会一级物业相对匮乏,村委会并没有多少没有经营、发展的资源,长时间以来一直是一副落后的面貌,曾是开平乃至江门有名的贫困村。 近年来,该村围绕乡村振兴发展这一重大战略,积极探索适合本土发展的乡村振兴途径,在探索发展集体经济过程中,把村小组一级自有的低效、闲置的民房、耕地、水塘等资源统一收储整合后重新发包,探索闲置资源盘活具体实现形式,释放农村产权红利,统一招商出租引入规模种植户、农旅项目等提升土地附加值,有效提高村小组与村委会两级收入,走出了一条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 儒东村。 发力“村组联营” 盘活闲置资源强村富民 “村组联营”即村委会和村民小组联合对资产资源进行盘活、经营。2014年儒东村“两委”换届后,胡桂影带领村委会积极探索闲置资源盘活具体实现形式,逐村攻坚做通工作,整合村小组闲置资源后重新发包,引入企业共同发展,所得收益按照村委会与村小组固定比例分配,使得村组资产资源收益均有了较大收益提升。 “之前村里一座碉楼旁边有一块烂地,由于多年没种,成了撂荒地。”胡桂影表示,她想把儒东村推出去,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儒东村,于是她组织村委会联合村小组租下了这块地,努力想办法让“烂地”活起来。 “根据人们喜欢到乡村旅游的特点,我们利用这块地种起了格桑花,成本相对较低。格桑花开以后,吸引了很多人来参观,大家在参观格桑花的同时,也对儒东村有了基本的了解,知道了儒东村在哪里、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资源。慢慢地,很多老板到儒东村进行投资,村里土地的租金跟着上涨了,带动了经济发展。”胡桂影介绍说,“村民原来一年分红30元,现在可以分到1000多元。” 儒东村内格桑花开。 为畅通资源融合通道,激活资源活力,儒东村将一大批集体资产资源盘活,促进闲置资源效益最大化。其中,蓢仔地土质属沙质而丢荒多年,通过竞投方式招标,让40亩土地种上了火龙果,租金从原来80元/亩提升到800元/亩,所得收益村小组与村委会之间1:3分成;通过出租龙厚村旧学校供第三方开发、改造利用,使得其从原来闲置到如今有30000元/年的租金收入,所得收益村小组与村委会之间1∶2分成,每年为村小组带来1万元的村集体收入。 目前,儒东村以经济建设、环境建设、村庄建设为目标,正加快规划建设“三片四区”:上片将依托赤坎旅游开发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发展成为商业区;中片依托优美风光、精美建筑、文化底蕴等基础,建设美丽宜居的休闲观光区、文化创意培训区;下片依靠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打造农业功能区。 挖潜儒东文化 整村打造“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为有效开发利用统一收储整合后的闲置资源,儒东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政策,抢抓发展机遇,结合百合镇“慢生活、微度假、新休闲”的乡村文旅新目标,走出了一条儒东发展道路。 通过村组联营方式,儒东村收储旧学校建筑和周边土地,承租3座民居旧式碉楼,把村里的农田资源、镇臺胡公祠、龙泉古井、外埠码头等资源整合起来,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入投资方,打造了集休闲观光、生态农业、文化创意、民居民宿、研学展览于一体的乡村文旅研学基地。以该研学基地为中心,儒东村串联起了周边田园风光、谭江美景、后山松树公园、开平市历史文化名村汤边村和各村“四小园”及碉楼等文旅资源,展现儒东特有的“诗画侨韵”,把儒东打造成“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吸引了大批来旅游、摄影、体验村居民宿、感受田园风光的游客,带动儒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 村民在研学基地内写生。 汤边村景色。 同时,儒东村以村内碉楼“五福楼”为原型,自主设计了专属品牌 LOGO 并成功通过商标注册,将村级品牌融入各种活动、产品宣传,使儒东文化逐渐深入人心,有效提升儒东知名度。以儒东汤边村为示范点,对儒东村历史故事、古井文化等进行充分挖掘,打造历史文化名村,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参观,逐步打响招牌。 儒东村自主设计的专属品牌 LOGO。 在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儒东村推出农家糍、手工糖果等一系列特色小食,大力推广以本地特产米制作的特色煲仔饭,形成了具有个性化、差异化的儒东特色文化链,实现了村民增收致富,也助力儒东美食文化推广。 儒东村特色美食。 2022年,儒东村16个村小组中,有13个村小组有分红,集体经济收入从2020年不超过3万元到2022年收入达28.71万元,截至今年10月,儒东村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超过50万元,村集体经济稳定持续增长,有效促进了村民群众共同富裕。 “先是盘活闲置地资源,提高村民、村委会收入;其次,能有效改善村民生活环境与幸福感,更重要的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村民好评如潮,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也更足了。”胡桂影高兴地表示,闲置地的盘活发挥了“一举多得”的效应,收获了民心。 【记者】曹童童 【来源】南方农村报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南谯多举措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_
- 消费回暖明显!11月社零增长9.6%|快讯
- CCER市场重启只欠东风,中国碳交易市场最后一只靴子即将落地|2023中国经济年报
- 部分受甘肃地震影响铁路已开通,秩序正在有序恢复中|快讯
- 张之臻结束澳网之旅 三线作战“竭尽全力”
- 招行连续7日上涨 业绩快报披露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22%|快讯
- 双城生活/鹏城消费新意不断 次次有惊喜
- 降幅继续缩窄!前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7.8%|快讯
- 1比3不敌张本智和 林诗栋获亚锦赛男单亚军
- 客货运“春运时刻”来临:大宗年货送到拉萨,应对冻灾各地保障力度加大|新春走基层
- 疫后首个常态化春运开始了!火车票今日起开售|快讯
- 2023年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出炉:经济增速仍高于全国,谁是新的领头羊?
- 厦门食药检院通过CNAS实验室认可复评审和扩项现场评审
- 49.0%!12月PMI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仍延续扩张|快讯
- 49.0%!12月PMI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仍延续扩张|快讯
- 31省份敲定今年GDP目标:平均5.5%!2023年“成绩单”有9省已迈上新台阶
- 福建漳州地理标志产品体验馆正式开馆
- 全面突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
- 刘明胜重掌国家电投!能源央企密集换帅背后:清洁能源转型将进一步加速
- 一批“粮老虎”落马!最高检发布10起典型案例,粮食领域刮起反腐风暴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