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馆恢复堂食菜品价格大涨 疫情损失该由消费者买单吗?
经受着重大打击的餐馆菜品餐饮业正陆续恢复堂食营业,但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恢复堂食就餐密度明显降低。堂食面对成本压力,价格有的大涨单商家直接提价,有的疫情商家偷偷缩减了菜品分量,这也让不少满怀期待的损失消费者感到难以接受。这不禁让人提出一个疑问:疫情期间餐饮业的该由惨重损失该由消费者来买单吗? 海底捞西贝竞相涨价 近日,有网友晒出在北京海底捞门店的消费结账单。“血旺半份从16元涨到23元,餐馆菜品8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恢复算下来1片土豆1.5元;米饭7元一碗;小酥肉50元一盘。堂食”在微博上搜索,价格多位网友吐槽海底捞涨价。大涨单“俩人吃了344元,疫情之前打折的时候俩人也就不到200元。” 被“眼尖”的消费者发现悄悄涨价的餐馆不只是海底捞一家。市民樊女士是西贝莜面村的常客,她发现,一份葱油罗马生菜的价格已从去年10月的43元涨到49元,莜面鱼鱼蘑菇汤也从23元涨到26元。“西贝的菜价已经比其他饭店贵出不少,现在还要涨价,实在让人接受不了。”樊女士叹气。 除了直接的价格上涨,也有餐厅被反映菜量缩水,变相涨价。3月中旬,市民田先生与家人前往地坛公园东门的金鼎轩总店就餐,难得的一次外食却没得到很好的体验。“那个鸡蛋卷饼一上来我就震惊了,不仅个头比以前小一圈,而且原本里面应该夹的生菜也没有了。” 餐馆经营困局难解 为何刚刚恢复堂食就出现排队就餐的场面?记者近日走访了解到,出于疫情防控需要,不少餐馆都大幅调整了店内布局。将桌椅间隔拉大至1米以上、区分就餐位和非就餐位、每张桌子不得超过两人、不得面对面就餐是许多餐馆的“营业标配”,一些商场里的餐馆管控更加严格,要求人均面积达到2.5平方米以上。 这样一来,餐馆能够提供的就餐位非常有限。经营收入的大幅降低和人力成本的上涨,让不少餐馆做出了涨价的决定。海底捞方面表示,公司确实调整了部分门店的菜品价格,出现了大约6%的上涨。 不过,西贝莜面村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受到原材料供应价格的影响,西贝在去年12月进行过一次菜品价格调整,这也是最近的一次调价。“疫情期间西贝一直坚持保证价格、保证质量、保证供应,并没有出现涨价。”上述负责人说。 将引发餐饮业两极分化 “我们的报复性消费还没开始,商家的报复性涨价倒先来了。盼了几个月的堂食刚一恢复就涨价,难免让人觉得心里别扭。”对于餐馆的“集体”涨价,不少消费者感到难以接受。在远离餐馆的这段时间里,许多人的厨艺也大步提升,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涨价了倒不如自己买食材回家自己做着吃。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维持良好口碑对餐饮企业而言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涨价则是由餐饮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等多方面因素叠加起来的结果。 朱丹蓬认为,头部企业依托自身的综合实力、抗风险能力和品牌力等红利选择趁势而为进行涨价,更多中小型企业则可能进行促销活动以招揽客源。“未来餐饮业的分化趋势将非常明显。”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郑钦文惜败对手止步四强
- 《活成了帝王將相》:朱元璋早期為功臣流淚、晚年使人民噴血,太子朱標終於看不下去了
- 全球行動數據使用量兩年翻一倍,是否造成能耗、碳排大幅增加?
- 國際原能總署居中斡旋,盼推動「烏克蘭核電廠安全協議」
- 泉州首次独立开展工艺美术中级职称评审
- 《焦慮新解》:很遺憾,美味的麩質和乳製品在你的焦慮中扮演關鍵角色
- 《心安的練習:一位麻醉醫師的人間修行》:父親到底用他的生命教會了我什麼?
- 【專訪】《東西縱橫記藝——名畫真的很有事!》作者JUNIE:達文西「浪跡天涯小包包」裡的《蒙娜麗莎》
- 裁员、欠薪、退租,钟薛高危机缘起“烧不化”
-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從「子宮家庭」理解過年婆媳大戰背後的社會運作邏輯
- 普亭、俄國富豪與中國企業家,世界經濟論壇的常客為何消失了?
- 科學家在擱淺鯨豚的大腦中,觀察到類似人類「阿茲海默症」病徵
- 80岁“留守”奶奶短视频诉孤独 千万网友心疼:我们陪您唠嗑
- 韓國名導奉俊昊《寄生上流》之後下一部電影,為何選擇改編科幻小說《米奇7號》?
- 為什麼專家相較於一般人,更能夠喝出葡萄酒的「品質」?
- 久坐不動有害健康,每隔半小時走五分鐘可以把飯後血糖峰值減少接近60%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 112學年度學測成績2/23揭曉,專家估台大門檻55級分,數A科系恐多2級分
- 別把自己當作是一家企業在經營:細數獨立接案初期犯過的六個愚蠢錯誤
- 《一道門》: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追求不止政治的理想未來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