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以非遗为媒 搭两岸交流之桥
中新社武汉2月1日电 (记者 马芙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台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非遗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在湖北两会上,为媒湖北省政协委员童彦婷呼吁,搭两通过非遗联结两岸更多同胞,岸交促进彼此交流合作。台胞 童彦婷祖籍台北。非遗大学期间,为媒学习艺术与设计专业的搭两她,频繁接触到非遗,岸交由此产生浓厚兴趣。台胞从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毕业后,非遗她于2013年成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为媒 教学之余,搭两童彦婷经常深入湖北城市、岸交乡村进行田野调查、访谈传统手工艺人,开展非遗研究。同时,走访在鄂文创领域台商,寻找两岸非遗的结合点。 经童彦婷牵线搭桥,全国台联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传承发展交流基地于2019年落户武汉理工大学。近5年来,基地先后举办了两岸非遗及文创产品研讨会、传承非遗·欢度重阳、端午民俗畅玩、“非遗所思”两岸非遗文化嘉年华、华夏奖·海峡两岸非遗文创设计大赛等系列两岸交流活动。 在黄冈英山非遗项目基地,她与台青一起用多色丝线,缠绕出鸟、兽、虫、鱼、花、果等缠花艺术品;在“非遗所思”两岸非遗文化嘉年华活动中,她带领两岸同胞“云游”木雕、油纸伞、刺绣等非遗技艺,吸引两岸逾万人在线参与。 最让童彦婷引以为豪的是华夏奖·海峡两岸非遗文创设计大赛。这项由她带队打造的赛事,首届收到参赛作品1000余件,第二届增至4100余件。借助大赛平台,两岸高校师生、非遗传承人、手工艺人等交流思想、碰撞灵感,产出一批优秀非遗衍生品。 “华夏奖参赛者以青年居多。”童彦婷说,年轻人为非遗创新发展注入了活力。 今年参加湖北两会,她呼吁加强与台湾高校、民间组织对接,提升大赛在台湾的知名度与参与度;推动优秀非遗文创作品的孵化、开发,激发两岸青年创新创业活力。她还建议,组建“两岸高校非遗文创设计教育研究联盟”,交流非遗文创课程设计经验,提高两岸非遗文创教育水平。(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浙江杭州:实现外资企业注册登记业务同城通办
- 泉州持续开展酒醉驾整治 市民踊跃举报多名司机被查
- 晋江联手中国古陶瓷学会 设立磁灶窑研究中心
- 泉州9个项目获中央、省级预算内补助资金
- 山东宁阳:加强电动自行车检查
- 泉州市招募30名高校毕业生 服务安永德社区
- 泉州:保安员学历证明 实行告知承诺制
- 泉州市政协党组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 东北三省一区市场监管执法协作签约仪式在吉林省举行
- 2021泉州经济年会年度峰会成功举办
- 居家锻炼生活技能 泉州广大学生变“劳动小达人”
- 泉州各地依托城乡复兴少年宫举行冬令营活动
- 北京:2025年各区均要建一所十五年制特殊教育学校
- 加拿大多伦多泉州商会、同乡联合总会捐赠防疫物资
- 泉州丰泽区启动全员核酸检测
- 泉州部署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工作
- 11日,安徽将有一次雷阵雨天气过程_
- 省“纾困贷”助企复工增效 泉州累计放款金额居全省首位
- 泉州A级景区逐步开放 实行预约游玩
- 泉州:抓好民生物资保障工作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