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替热”是消费观念上的进步
近日,《消费日报》公布了2021年消费领域的消费五大热词,“平替”一词入选。观念攒钱、进步理性、平替热国潮、消费断舍离等其他入选热词也与之密切相关。观念 平替,进步顾名思义就是平替热一种推崇平价替代品的消费现象。一项调查显示,消费近六成年轻人表示只把钱花在刚需上。观念从买东西“只买贵的进步”,到开始理性思考“2000块的平替热手机和5000块的手机到底有什么差别”;从一味追求“昂贵的完美”,到发现“用3块钱一个的消费香皂就能代替美妆蛋清洗液”;从宁可透支消费也要保持“伪精致”,到越来越在乎产品的观念性价比……一些年轻人不再轻易为品牌溢价买单,不再一味追求奢侈品、网红产品,转而推崇平价替代品,更倾向于只买确实需要的,这种“平替热”无疑是一种消费观念上可喜的进步。 一段时期以来,消费主义逐渐抬头,把很多年轻人裹挟其中。包括在校大学生在内的很多年轻人买鞋买包,非国际大牌不买;手机等电子产品非新款、爆款不用;吃个饭、喝杯奶茶也非网红餐厅不去。殊不知类似的消费行为看起来“有范儿”,实际上不仅没有意义,相反还会养成骄奢之风,把人引入“拜物教”的泥潭。 君不见,为了买一部名牌手机,湖南一名17岁少年竟不惜“卖肾”;一些女大学生为买名牌包、名牌鞋,不惜拍裸照借网贷,越陷越深;为了得到最新款的名牌电子产品,有年轻女性不惜找黑中介卖卵子……类似事件固然是极端个例,但它们的惊世骇俗,何尝不是对极端消费主义危害的一种控诉?至于一些寒门大学生不顾父母在工地上“就榨菜啃馒头”的现实,也跟风追求近千元一双的鞋子,则无疑是一种令人痛心的社会病。正如著名学者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批判的那样,人们购买物品不只是“当作工具来使用”,同时也是“当作舒适和优越等要素来耍弄”。消费主义之下,商品的价格被虚荣心大大拉高,造成了一种“争相买贵”的群体无意识,对此我们应该高度警惕。 一个社会的发展当然不会反对消费,年轻人适当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本身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只是,所有消费都应该建立在已有的经济基础之上,量入为出、理性选择、适度消费、有所节制。与其被“花钱一时爽,还债三年光”的“伪精致”所累,真不如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开支,务实购买必需品,细水长流把日子过好。 更何况,一个人真正的富有和精致,物质只占一部分,更大部分还来自精神的富有,以及认真生活的态度和对社会的贡献。不论时代怎样变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都是不能丢掉的良俗。“平替热”在年轻人中趋于流行,就是一种以俭代奢、量入为出朴素消费观的回归,对此人们当然乐见其成。 同时,社会各方面也应在此基础上再做一些努力,促进理性消费回归。理性消费不是抑制消费、不会影响经济,相反它将促成一种更加务实、健康、文明的消费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结构的优化。 (作者:刘大正,系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曲明,系青岛科技大学学者)“平替热”是平替热消费观念上的进步
编辑:汤晓雪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12-30 09:53:41 【字体:小 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东北三省一区市场监管执法协作签约仪式在吉林省举行
- 青岛莱西“三招”激活发展动能
- 嫦娥六号成功“挖土” 所用“铁锹”既轻且韧
- 以軍稱襲擊黎巴嫩南部真主黨據點
- 天全县国土资源局检查指导地灾防治和废弃矿井封闭工作
- 30家机构入选!广东金融赋能“百千万工程”优秀案例揭晓
- 除氧可提高大规模生产石墨烯质量
- 出遊小心恙蟲咬致命!「傷口變化」曝 醫授「外出做3事」自保
- 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多措并举治理“饭圈”
- 【Fact Check】時聞香港「23名白宮官員確診名單」是否屬實?
- 宁夏送变电全力做好“宁电入湘”线路工程建设准备
- 育种方法被盗,如何捍卫专利权
- “00后”走向职场 求职心态更多元
- 视频|清马冠军邀您共享黔味特产
- 深中通道通过交工验收
- 日本估算能登半島地震總損失約2000億日元
- 北京:2025年各区均要建一所十五年制特殊教育学校
- 烏克蘭全境拉響防空警報
- 初雪,山城美如画!
- 菲方偷盗中国渔民渔网,中国海警夺回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