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全世界距離陸地最遙遠的南太平洋「尼莫點」,為何被稱為「太空船墓地」?

文:賴明君

在南太平洋的全世中央,一個距離陸地2688公里的界距地方,在寒冷的離陸南太平洋環流之下,有263個太空廢棄物靜靜地躺著。地最的南這裡是遙遠洋尼全世界距離陸地最遙遠的地方,是太平海洋中最孤立、最沒有生命活動跡象的莫點墓地「海洋難抵極」(Oceanic Pole of Inaccessibility),又稱為「尼莫點」(Point Nemo)。為何為太同時也是被稱各國自1971年來,棄置太空廢棄物的空船「太空船墓地」,更是全世未來考古學家研究早期太空科技發展的考古地點。

離陸地最遙遠的界距海洋難抵極

得名於1870年法國作家凡爾納(Jules Verne)創作的《海底兩萬里》(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中水手的名字,尼莫點與最近的離陸陸地——北邊的迪西島(Ducie Island)相距2688公里,尼莫點介於智利與紐西蘭之間,地最的南往南則會抵達南極的遙遠洋尼馬厄島(Maher Island)。作為地球上距離陸地最遙遠的海域,尼莫點與海底也相隔了4公里。

而與尼莫點距離最近的人類,是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ion)上的太空人,當繞行至尼莫點上空時,國際太空站與這個「海洋難抵極」間只有415公里的距離。事實上,當國際太空站在2031年退役後,美國太空總署(NASA)便會讓其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而沒有燃燒完全的部分,將會墜入尼莫點這個「太空船墓地」,加入另外260多個太空廢棄物的行列。

為何墜入尼莫點是最好的選擇?

從1971年至2018年,包括美國、俄羅斯、日本與歐洲太空總署(ESA)在內的國家與太空科技研發單位,已經將263個太空廢棄物墜入尼莫點周圍的海域。其中包含蘇聯的和平號太空站(Mir Space Station)、禮砲計畫(Salyut programme)的6艘太空船、140個補給火箭、美國太空總署1973年發射的太空站Skylab,以及日本與歐洲太空總署發射的11艘貨運火箭(cargo transfer vehicles),還有SpaceX公司的火箭也都選擇墜入尼莫點附近的海域。

當在地球軌道上的衛星與太空站達退役年限時,科學家們需要在「任其繼續在地球軌道上繞行」,以及「重返大氣層」之間做出選擇。根據美國太空總署針對太空垃圾的報告,截至2021年共有2萬6000個壘球大小的太空垃圾正繞行在地球的軌道上,如果被這種大小的垃圾撞擊到,運行中的人造衛星將會被摧毀。太空中同時還有50萬個彈珠大小、會對太空船與衛星造成部分損壞的垃圾存在。除此之外,也有超過1億個鹽巴大小的碎片垃圾,可能會刺穿太空人的太空衣。

《CNN》報導指出,這些留在地球軌道上的太空垃圾,可能會與正在運行中的衛星碰撞,造成損壞的同時,也製造更多的垃圾,且有可能威脅到載人太空船上太空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歐洲太空總署安全計畫辦公室主任克拉格(Holger Krag)表示,儘管平均每年有100至200噸的太空垃圾以不受控的方式重回地球的懷抱,但大多數的科學家還是認為讓退役的太空船與衛星回到地球是最理想的選擇。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149 元 / 月1490 元 / 年送 2 個月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查看訂閱方案 已是會員? 登入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