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氣球可以帶來多大的國際國為關係震撼?可以肯定的是,延燒了兩星期的大風諜氣大對中國高空氣球事件,讓本來有機會稍稍緩和的吹間成美中關係,再度緊繃起來。球奇
我願與中國合作,旅美只要能促進美國與全世界的什麼利益,但不要搞錯了,反應我們上禮拜已經表明,這麼如果中國威脅到我們的美中麼影主權,我們會用行動捍衛國家,將造而且也做到了。國際國為關係
——美國總統 拜登
美中之間用各種科技和手段刺探情報,大風諜氣大對並不是吹間成新聞,但1月底出現在美國上空的球奇這顆高空氣球,出現的旅美方式和時間點卻特別敏感。整個間諜氣球事件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對於這顆氣球,有哪些已知和未知?為什麼對美中關係來說,這起事件來得非常不是時候?
中國高空氣球的奇幻旅程
這顆氣球到底從哪裡起飛,目前並不清楚,有專家推估大概是中國中部。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氣球飛行上萬公里之後,從阿拉斯加第一次進入美國領空。根據美國官員說法,北美防空指揮部在1月28號開始緊盯這顆高空氣球,一開始研判不具威脅性,但到了30號,氣球飄進加拿大西部領空之後,就認定這是偵蒐情報用的間諜氣球。
這是因為,當局認為這顆差不多有三輛巴士大的高空氣球,懸掛了偵蒐地面情報用的設備,包含肉眼可見的太陽能板,還可能有雷達、攝影機、感應器等等設備。另外,也有小型的馬達和螺旋槳,因此應該是可以透過遠端操控來調整飛行路線,達到飛越特定目標的目的。
1月31號,氣球再度飄進美國領空。美國國防部開始刻意避免敏感活動或通訊內容被氣球蒐集,同時也知會總統拜登,而拜登下令盡快在適當時機將氣球擊落。
(相關官員)的結論是不該在陸地上擊落氣球,威脅沒那麼嚴重,我們要等飄到水上再擊落。
——美國總統 拜登
2月1日,氣球飄過蒙大拿州。這裡的馬姆斯卓空軍基地有150個洲際彈道飛彈發射井,可以發射核彈頭,軍事敏感性非常高。到了2日,五角大廈才第一次公開聲明,正在追蹤美國領空的一顆高空氣球,而官員也私下透露,幾乎可以肯定來自中國。
從這一刻開始,全美民眾和媒體就緊盯這顆氣球的動態。最終,到了美國時間2月4號下午,好不容易等到氣球飄到南卡羅來納州外海,美國空軍F-22戰機立刻升空,一枚飛彈精準命中氣球。隨著爆炸聲傳來,海邊響起一片歡呼聲,美國民眾心中的大石頭終於放下。
被指控放出間諜氣球的中國始終堅稱,這顆氣球是民用氣象氣球,因為被強風吹離航道,失去控制,才飄到美國。至於這顆氣球是哪家民間公司生產或釋放等等細節,則是沒有說明。
我想強調的是,這次事件完全是不可抗力導致的意外。
美國國防部自己也聲明,這個氣球不會對地面人員構成軍事和人身威脅,美方不顧中方的說明執意動用武力,明顯反應過度,中方堅決反對。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 毛寧
美:中國偵察氣球已飛遍五大洲
高空氣球終於是擊落了,但還有很多未解之謎,首先必須要蒐集和分析殘骸,才能確認氣球的構造和性能。美國軍方第一時間就展開打撈作業,截至上個週末都還在進行中。而美國國防部也再次強調,這絕對不是中國聲稱的民用氣象氣球,而是間諜氣球,甚至這也不是第一次有中國的高空偵察氣球進入美國領空。拜登上台後有過一次,在前朝川普執政時期也已經有過三次。
我們知道之前有四次氣球飛越美國領土的案例,我們評估,這是中國大型偵察氣球計畫的一部分。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 萊德准將
五角大廈表示,之前美國沒有傳出類似事件,是因為近兩年加強監控技術,才得以回頭確認過往幾次事件都是間諜氣球。事實上,中國在拉丁美洲、東南亞、歐洲都動用過類似的高空偵察氣球來情蒐軍事據點,包括日本和台灣在內。
我們知道這些氣球多次被人觀測,現在我們認定都是中國氣球至少在5大洲出現過,包括拉丁美洲、東南亞、東亞及歐洲等地區。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 萊德准將
專家也指出,除了直接蒐集地面軍事據點的資訊之外,中國派出高空氣球,也是為了看看美國監控領空的能力,以及華府會如何回應這樣的刺探。這些全都是情蒐的一部分。
間諜氣球讓美中關係持續探底
尷尬的是,這起氣球事件發生的時機點很不巧,剛好在美國和中國想要重新穩定雙方關係的節骨眼上。
歷經近幾年的貿易戰、經濟制裁,還有裴洛西訪台風波,美中關係面臨幾十年來的最低點。去年11月,在印尼峇里島,拜登上台以來第一次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面對面會晤。雖然沒有任何突破,但習近平說雙方應該妥善處理關係,而拜登則回應希望避免競爭演變成衝突,事後也請國務卿布林肯今年訪問北京,延續對話,連2月5日的日期都定好了,卻在行前發生氣球事件。布林肯隨即宣布訪中行延後。至於會延到什麼時候,還沒有定案。
這可能還要取決於雙方外交團隊的一個互動,看看怎麼樣去管理這個過程,但是我們現在肯定面臨比一個月前更困難的局面。
——北京清大戰略與安全中心主任 達巍
我想白宮希望的是,取消行程會暗示中國他們需要改善自身行為,才能跟美國發展建設性的雙邊關係。
——史丹佛大學研究員 梅惠琳
分析師也認為,對中國來說,歷經3年疫情,好不容易解封,當務之急應該是穩住中美關係,盡快讓經濟重回正軌。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教授莊嘉穎指出,中國外交部的回應收起了戰狼態度,語氣相對和緩,同時強調這是失控的民用氣球,似乎是希望大事化小。
反過來說,美方發現氣球的第一時間也沒有立刻公開,除了隱藏監控能力的考量之外,或許也是希望不要打亂跟中國對話溝通的計畫。只是,如今事情已經炸鍋。對美國民眾來說,中國氣球就在頭頂飛過,很難不激起直接而強烈的反中情緒,也讓當局必須強勢回應。
我想現在中國和美國實際上進入到了過去1世紀以來的第二次冷戰裡面,我們現在正在往這個方向在快速地移動。
我們很難預計這個階段要持續多長時間,但是呢,肯定不是一年兩年,肯定是相當長的時間,也許是10年,也許是20年,甚至也許更長。
——北京清大戰略與安全中心主任 達巍
到底為什麼中國選擇在這個時間點放高空氣球,打亂雙方會談?
英國《金融時報》採訪幾位學者分析認為,這麼敏感的決策應該要經過習近平同意,如果習近平知情,那就是冒著被發現的風險依然選擇大膽行動;如果習近平不知情,有可能解放軍方沒有跟黨中央協調好就冒然出手,但也有可能是刻意隱瞞習近平,不希望美中關係好轉。
換句話說,習近平不是太過魯莽,就是跟軍方有嫌隙,無論是哪一種,似乎都會替美中關係增加誤判或擦槍走火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
- 國際法怎樣定義領空?中國偵查氣球飛越美國是否違反了國際法?
- 美國調查人員打撈中國間諜氣球,能從碎片殘骸中找到什麼秘密?
- 中國間諜氣球所引發的不只是外交危機,更是觸動美國敏感的類冷戰神經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