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研制最大直径盾构机下线
4月14日,国自构机记者从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天和”)获悉,主研制最我国自主研制的大直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在该公司成功下线。它将肩负世界最长水下高速公路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施工重任。径盾 海太长江隧道位于江苏长江入海口,下线北起南通市海门区,国自构机南至苏州市太仓市,主研制最最大埋深超过75米,大直最高水压超过7.5巴。径盾隧道左线由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下线线路全长39.07公里,国自构机其中盾构隧道长9327米。主研制最 “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大直整机总长176米,径盾总重量超5650吨,下线创下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过去,长江隧道由清一色“洋盾构”掘进施工。中交天和自主研制的国产首台超大直径盾构机“天和号”实现破局,如今“沧渊号”在长江隧道工程建设中大显身手,这一突破彰显了我国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研制和应用的新跨越。 掘进过程中,“沧渊号”需穿越多种复杂地质带,特别在穿越长江及两岸大堤时,沉降需控制在毫米级,掘进难度极大,且江中地质勘探覆盖区域有限,未知区域多。近17米的开挖直径意味着刀盘所需扭矩大,主驱动轴承负载大;穿越黏土地层,盾构机易结泥饼;高水压对主驱动密封、盾尾密封等部件承压能力要求极高……在保持高性能负载前提下,如何确保盾构机在长江底连续长距离掘进是研发团队面临的重大挑战。 对此,中交天和研发团队为“沧渊号”搭载三大利器:一是构建“数字大脑”,搭载智能掘进系统,实现掘进全程自主控制、智能诊断维护和智能降耗;二是打造“智刃铁齿”,革新高效掘进法则,实现石英砂含量约65%地层单次掘进2000米内不换刀;三是配置“智慧心脏”,主动安全防护升级,实现掘进可视、可达、可控,有效避免刀盘异常导致主轴承过载。同时,“沧渊号”还配置管片连接构件智能拼装及掘进同步拼装控制系统,实现智能拼装与掘进作业同步,生产效率提高50%;集成管片上浮、盾尾间隙及管片变形监测预警系统,精准消除可能出现的误差;配备绿色换管装置及智能控制系统,保证掘进安全环保和隧道成形质量。 中交天和总工程师杨辉表示,“十隧九漏”至今依然是隧道工程建设,特别是水下隧道工程建设面临的世界性难题。研发团队结合多年水下以及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掘进经验,率先解决“十隧九漏”、毫米级精度控制等世界难题,创下行业新纪录:所建140万平方米隧道内壁滴水不漏,管片上浮量和错边量分别控制在8毫米和3毫米内,地面沉降控制在3毫米内。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壳聚糖与生物保鲜剂复合使用在水产品保鲜中的研究进展(二)
- 我县举办2018年第一期残疾人就业培训班
- 直面突出问题 全力专项整改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枞阳样板” - 杨如松暗访督查脱贫攻坚工作
- 制止餐饮浪费 |爆米花不设小份 浙江杭州查办多起反食品浪费案件
- 枞阳县深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 确保执法检查公平公正公开
- 县委第四巡察组巡察县安监局工作动员会召开
- 坚持底线思维 全力做好防汛准备工作
- 二硫化碳中乙酸甲酯溶液标准物质:助力化学分析
- “乡村振兴看青年”开启首场微直播
- 县委巡察办开展专项督查提升整改实效
- 我县召开PPP项目领导小组2018年第2次专题会议
- 许家印被采取强制措施!可能涉嫌多项罪名
- 我县首届盆景根艺赏石艺术节筹备会召开
- 枞阳三人获第三届“铜陵青年五四奖章”
- 全县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轮训班(第3期)开班
-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安徽向前赶】在“往前赶”的号角中迈向新征程_
- 【乡村振兴钱铺行】瞄准产业谋振兴
- 市委第四巡察组专项巡察会宫镇工作反馈会召开
- 特色种植助推乡村振兴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