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市场主体超2万户 北京通州全力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新高地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潘若莼 记者孟刚)新设市场主体2.16万户、新增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达107.28户居北京市第一……2021年,市场商环北京市通州区市场监管局紧密围绕市场主体密切关注的主体州全造优登记注册、行政许可,超万积极推进深层次改革,户北化营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京通境新保障公平竞争,力打促进市场主体发展壮大。高地 明确目标和任务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2021年5月,新增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围绕重点产业落地、市场商环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主体州全造优监管方式改革、超万“环球主题公园”项目建设、户北化营“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等六个方面,京通境新牵头制定了《关于服务“两区”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副中心发展的力打实施意见》,明确了优化副中心营商环境的目标和任务,一揽子推行了27项具体举措。 “我们针对企业开办的全过程的难点、痛点、堵点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全面施行‘全程电子化登记’,并落实告知承诺登记制度。这样企业仅需在网上自主申报登记事项,由我们后台审批通过,便可先行进入试营业阶段,10个工作日内再完成相关审批工作。目前已有2.4万户市场主体通过告知承诺办理了登记注册业务,占到全部业务量98%以上。”通州区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科副科长王诗雯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说。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通州区新设市场主体2.16万户,去比上年增长10.27%,日均新设企业90户,自贸区通州组团企业总量1.45万户;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达107.28户,位居全市第一。 值得指出的是,2021年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新设企业2700户,占全区新设企业的15%,“两区”范围内市场主体活力增长趋势强劲。同时,通州区市场监管局还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开展商标注册及商标权质押登记业务,设立受理窗口,目前共受理商标申请411件,其中注册申请158件,吸引一批知识产权专业平台,服务机构落户副中心。 开辟新路径 实现“一照多证”跨越式发展 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在优化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营商环境工作中不断探索,持续丰富和优化便利化服务措施,2021年实现了“证照联办”向“一照含证”再到“一照含多证”的阶梯式跨越升级。将食品经营许可、小餐饮许可、小食杂店备案等4个食品审批高频事项纳入首批改革范围,并在全市率先推行营业执照与食品审批的“一次填报、并联审批、一次办结”。同时将企业食品经营许可,药品零售许可,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等证面信息合并加载到营业执照,通过扫描营业执照上的两个二维码即可随时随地进行查询和信息比对。 “我们将多种经营许可证面信息加载到营业执照上,企业在申请开办时仅需准备一次材料,通过网上系统进行提交就可以同步办结。更重要的是,今后企业也不用拿着厚厚的一摞执照和许可证,只需一张营业执照就可以满足日常到相关部门办事、去银行开户或是签订合同协议的需要。”王诗雯说。继去年5月北京锦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通州分公司成为通州首家实现“一企一照、一照准营”的企业后,目前已有10余户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 数据显示, 2021年,通州区新设企业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迅猛,增加4467家。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07家,总数达到了1181家。 市场准入跑出高速度 突破实现“跨省通办” 2021年3月,北京稻香村通州朗清园店的负责人赵女士提交登记材料仅仅几分钟,后台的打照机就把执照打印了出来。“之前听说副中心的登记业务能实现‘秒批’了,没想到真这么快,营业执照到手里还是热乎的。”赵女士说到。 据了解,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推行“证照分离”改革。企业申报登记事项后,登记机关后台审查“秒批”,营业执照立等可取。同时还充分挖掘北京市E窗通登记服务平台”全程网办快车道的技术优势下,通过创新“网上审批+跨域寄递”办理模式,突破性地实现了京津冀地区市场主体“跨省通办”。 去年6月,香绒通(北京)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法人王先生坐在香河的家中收到了一份来自120公里外的北京发出的一份营业执照。“以前想要办理营业执照需要往返北京和廊坊不下5次,奔波辛苦不说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路上。这次在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从网站上一次性的提交了申请材料,他们审核通过以后直接把营业执照快递给我,昨天下午发出的,今天早上我就收到了,足不出户就能办好真是太方便了。”王先生说到。 企业满意的背后是高质量的营商环境。2021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北京市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列第3,这也带来了市场主体的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21年12月底,通州区市场主体总量达172140户,亿元以上企业1522家。在172140户市场主体当中,企业总计13.3万户,其中科技类企业41386家,批发和零售业类企业28567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类企业20372家,位居企业数量前三位。 高质量的营商环境是地区建设发展的关键要素。通州区市场监管局表示,今后还将在创新企业监管模式上持续发力,推进综合协同包容审慎监管,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做到有事立办,无事不扰,持续不断打造更实更优更便利的营商环境。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聚焦进博会丨上海建立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实训基地
- 我市开展春季学期学校食品安全联合检查_
- 胡塞組織接連彈襲! 美國要求商船避行紅海
- 億萬富翁達里歐:「現金還是垃圾,但股票更垃圾」|天下雜誌
- 首位博士说丨林超民:研究历史才能看到未来
- 美國企業陸續公布財報 美股週五漲跌互見
- 朱立倫被點名辭黨主席負責 侯友宜:盼他繼續帶領國民黨改革
- 以五个聚焦“作答”高质量发展
- 福建:集中约谈111家电梯维保单位和制造单位
- 网红农技员打卡田间地头传技忙
- 日本能登地區地震死亡人數升至206人
- 切实提升“皖美红色物业”建设质效
- 女子冰球世锦赛甲级A组将在深圳打响
- 说好八公山故事 传承志愿服务精神
- 天下財經週報:為何台積電不怕景氣反轉?|天下雜誌
- 俄羅斯深陷戰爭泥沼,為何盧布絕地反攻成為今年最強升值貨幣?|天下雜誌
- 2,5—二甲基—3—乙酰硫基四氢呋喃立体异构体制备及香气特征(三)
- 天下財經週報:美國就業強勁,聯準會升息可能更激進?|天下雜誌
- 新北土城、三峽區三連霸! 民進黨吳琪銘自行宣布當選
- 宿州市第五届电梯维保作业人员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