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鯨魚為什麼會擱淺?應該送牠們回大海嗎?

撰文:克坦(Darlene Ketten)|翻譯:姚若潔

我通常用車禍來比喻:造成車禍的鯨魚可能原因很多,但是麼會們回嗎結果都一樣是車禍。鯨魚擱淺的擱淺案例中,大約只有50%鑑定得出原因,應該其中有些原因很明顯,送牠例如遭船隻撞擊會造成特有的大海骨折與傷痕;而在美國東北部,暴風雨過後,鯨魚則常見到肺炎或外傷等。麼會們回嗎

還有別種外傷也很常見,擱淺成因包括鯊魚的應該攻擊,或甚至同類的送牠攻擊。而人類帶來的大海污染物與自然形成的毒素,如藻類產生的鯨魚神經毒素,也都可能與大量擱淺有關。麼會們回嗎磁場異常與海嘯也被認為可能是擱淺原因之一。

有一些格外引人興趣的案例,則來自疾病與鯨魚本身的狀況。比起人類與飼養的動物,鯨魚身上有更為嚴重的寄生蟲與病變;生物有這種狀況還可以存活如此之久,實在令人驚訝。

近來,軍事用的聲納確實造成一些喙鯨(beaked whale)擱淺事件,但並沒有證據支持所有鯨類都會被聲納影響。有趣的是,似乎只有喙鯨在少數地區受到聲納的影響,而這至少帶來了解決特定問題的希望。

有些案例則沒有簡單明瞭的答案。現在藉助於人類醫學上常用的診斷技術,例如電腦斷層(CT)與磁共振造影(MRI)掃描或分子研究等,已經開始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原因。

鯨魚擱淺可以回溯到亞里斯多德的時代,這暗示擱淺有很大的程度是自然現象。而這也引發一個問題:如果你堅持把鯨魚送回海裡,是否反而對鯨魚族群有害?如果這條鯨魚生了病,會對整個族群造成什麼影響?我並不是在提倡即使做得到也不要把鯨魚送回海中,但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SM093-dolphinPhoto Credit:科學人雜誌

該怎麼做?

另一方面,如果人類活動促成了擱淺事件,我們也不能輕忽──如此才能在污染物、船運路線與噪音方面做出決策。對於岌岌可危的族群,例如只剩下不到400頭的北露脊鯨(northern right whale),我們是否因某些理由加速了牠們的健康惡化?擱淺事件的報告確實增加了,而有人正在設法了解,究竟是擱淺狀況確實變多,或者只是某些地區的報告數量變多而已。

有時候,不論擱淺的原因為何,唯一的選擇只有讓鯨魚安樂死。2009年5月時在南非開普敦附近被沖上岸的偽虎鯨(false killer whale)就是一例,使得送鯨魚回海洋的努力遇到挑戰。

試著想像在冬天的氣候條件下,把牠們送回海中有多麼困難。鯨魚體型雖大,從某些方面來說卻十分脆弱。例如,萬一在搬運過程中,水或沙子跑進噴水孔裡,效果就像把水噴進你的鼻孔一樣。如果真的把牠送回水中,牠也游走了,卻變得衰弱、又回到岸邊兩三次,就必須要審慎判斷牠到底是能繼續存活,或者只是增加痛苦;如果是後者,最好讓獸醫以人道方式結束牠的生命。

本文獲《科學人雜誌》、《科學人粉絲團》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