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需要什么 他们就演什么
土桥村农民艺术团表演节目
雨城区姚桥镇土桥村农民艺术团从1997年成立至今,农民逢年过节已在全区各社区、农民乡镇演出了百余场。农民该艺术团表演的农民《欢乐中国年》《青藏高原》《喜庆秧歌》《二泉映月》等节目已成为姚桥镇周边农民群众喜闻乐见节目。
创作来源于身边
昨(10)日下午,农民记者走进姚桥镇土桥村村民活动中心,农民一阵阵锣鼓声传入耳际,农民土桥村农民艺术团正在排练新节目,农民10多位大嫂在指导老师的农民指挥下,整齐划一地打着腰鼓,农民大嫂们那认真劲儿俨然是农民专业演员。
据悉,农民这个农民艺术团的农民班底来自土桥村的农民,以前只有几名农民参加,农民如今,农民已发展到20多人参与的团队。
一个乡镇农民业余艺术团的文艺演出为什么能持续“红火”?姚桥镇土桥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道出了原由:“他们的节目都是身边人表演,带有农民十分熟悉的泥土芳香。农民群众在文化互动中得到情感宣泄,在自娱创造中获得健身快乐,在邻里羡慕中赢得赞誉和满足,从而吸引了大批农村观众,进而激发了农民演员的创作热情。”
衣食足而文艺兴
“孩子长大后都外出打工,每年的农活又都不重,日子好过了就想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参加艺术团跳舞不仅可以健身,还可以使自己身心得到愉悦,何乐而不为……”谈到组建农民艺术团的初衷,农民艺术团团长李惠蓉告诉记者,1997年年初,她和丈夫甘瑞华自发成立了土桥村农民艺术团。
“农民需要什么,他们就演什么。在田间,在地头,在农家,在村口,只要农民有需求,就到他们那里演出。”李慧蓉告诉记者,农民艺术团成立之初,面临的困难重重,可凭着对艺术的执著,通过不断地摸索实践,他们对艺术团做了准确的定位:立足农村,创新传统曲目,将群众娱乐与艺术表演结合起来。
“当时艺术团只有几个人,没有固定的场地和基础设备。面临这些困难,我们就把自己家的院坝腾出来作为艺术团的排练场地。还把自家的乐器设备提供给团里无偿使用,直到现在,这些设备现在还是艺术团的重要装备。”李惠蓉说,艺术团成立之初,成员主要来自周边村里的妇女,他们就教她们发音、识谱、排练一些简单舞蹈等,一点一滴、一步一步,一群毫无音乐基础的农村中老年人,慢慢成为粗懂乐理和有一定表演技巧的艺术团成员。
这一切,土桥村的干部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们因势利导,大力支持,村上先后出钱投资,为艺术团添置了狮子、龙灯、锣鼓、音响等文艺演出器材,不断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艺术团成了“香饽饽”
罗雅莉今年57岁,是土桥村农民艺术团的老成员。罗雅莉在这10余年间一场不落地参与了所有的艺术团演出。2007年,罗雅莉患上了癌症,但热心于农村文化事业的她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情绪,依然坚持与土桥村农民艺术团的其他队员一起进行演出。2007年8月,刚刚做完手术没多久,她就立即赶去参加演出。
“去年年底,我到医院检查,结果各项指标完全正常,是农村的文化艺术救了我一命。”如今的罗雅莉满面红光,一点都不像经过一场大病的人。
演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讲政策、解矛盾、促进乡村文明。土桥村农民艺术团如今已成为姚桥镇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传播员、政策宣讲员。十多年来,雨城区各社区、乡镇也纷纷邀请他们进行演出。如今,这支农民艺术团已成了推进乡风文明的“香饽饽”。记者 石雨川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广西开展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全力保平安
- 泉州市公安局通报2021年打击治理诈骗成效
- 泉州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收到代表建议411件
- 湖北高速路车辆排长龙,工作人员沿途送食物
- 别过度沉溺看上去很美的“慢就业
- 泉州首个建筑垃圾回收利用项目动工
- 泉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有关人事任免
- 泉州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三次会议
- 北京市新增124家博士后设站单位
- 年前狂買! 電商平台店到店「包裹山」滿到店外
- 萧县政协来枞考察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
- 泉州市区节前阴雨频繁 警惕雨雾滋扰
-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 志愿者在行动
- 萧县政协来枞考察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
- 泉州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三次会议
- 点赞“遛娃舱”是在点赞更贴心的服务
- 一种燃料热沉标准物质候选物的纯度定值及不确定度分析(一)
- 县知联会“送法进企业·护航促发展”《民法典》宣讲活动
- 長榮機師談罷工嘆「被綁架」!國籍正機師薪資曝光「長榮仍最低」
- 廖志远督导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