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少年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人民时评)
推动职能部门、为青网络网络平台、少年时评家长等各尽其责,营造形成完整、清朗有效的空间责任闭环,营造更加健康安全的人民网络环境 针对青少年的网络诈骗时有出现,一些短视频、为青网络游戏平台诱导沉迷,少年时评利用新技术向青少年传播不良信息……因心智不够成熟、营造上网用网较多等原因,清朗未成年人长期受到互联网有害信息的空间侵扰。如何切实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人民为其提供清朗健康的为青网络互联网环境,始终是少年时评广受社会关注的话题。 暑假来临,营造青少年上网时间增加,为保护好未成年人的用网环境,中央网信办不久前发布通知,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网上涉未成年人突出问题,持续净化网络生态。专项行动针对未成年人用户数量较大、对未成年人具有显著影响的网站平台以及儿童智能设备,重点聚焦7方面问题,旨在全面压缩有害信息隐形变异的生存空间,有效解决网络沉迷问题,坚决遏制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行为。 近年来,通过开展“清朗”专项行动等举措,网信、公安、教育等部门对涉未成年人的互联网乱象打击整治成效显著,平台自律程度也不断提高。但也要看到,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出现,涉青少年的网络乱象也在不断“花样翻新”,给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AI换脸”“AI绘图”等技术,对未成年人实施诈骗,或生成低俗色情图片视频向未成年人传播;有人运用技术手段,“有偿帮助”未成年人躲避防沉迷系统,谋取不正当利益;还有人通过虚假摆拍鼓吹“霸凌风”“家暴妆”等畸形审美,传播以强凌弱、以暴制暴等不良内容。对这些问题,必须与时俱进加强监管,从深从细全面整治,从严从重处置处罚,为青少年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监管要针对新问题,提出新举措。专项行动重点聚焦的7方面问题,其中一些是借助新技术实现花样翻新;另一些是随着新技术、新应用出现而产生的新套路。因此,监管部门需要更加具有创新意识,善于发现“老问题”背后的新变种、打击“新问题”滋生的新套路。要重点巡查未成年人较为活跃的网站平台、产品功能和位置板块,受未成年人追捧的新技术、新应用,以及近年来流行的儿童智能设备自带的和第三方APP,及时发现处置各类反复反弹、隐形变异问题。 各网络平台应当进一步加强自律和内容管理。网站平台是信息内容管理第一责任人,要压实网站平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主体责任,督促属地平台成立工作专班,对照专项行动要求,切实提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能力和水平。除此之外,平台应增加优质网络内容供给,特别是在暑假期间,要多用积极向上又生动有趣的内容吸引青少年,大力传播正能量。家长也要尽到家庭教育责任,多关注子女假期生活,引导他们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互联网用好了,就可以成为连接自己与世界、现在与未来的桥梁,反之则会带来危害。推动职能部门、网络平台、家长等各尽其责,形成完整、有效的责任闭环,营造更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定能让未成年人在充满阳光的数字世界健康成长。(金 歆)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滁味年货大集”在南京火热开市_
- 养老辅具测评:助行车一味追求轻量化、高灵活度或成安全隐患
- 国家税务总局:全国范围内延长5月纳税申报期限
- “五一”小长假中国消费快速回升 线上零售额同比增36.3%
- 北京:严查高考、端午及暑假期间价格违法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 辽宁省抚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2023年上半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情况
- 广东省民政厅公布2023年第三批非法社会组织名单
- 知识产权局:2019年中国PCT专利申请跃居世界第一
- 网传李铁一审被判无期是谣言,目前李铁案还未开庭
- 发改委:抓紧推出更有力度针对性政策举措
- 《城市绿度空间遥感》出版 将城市植被看得更准更快更系统
- 谎称精华能生发、推销食品玩套路……网红“香菇来了”被指虚假宣传
- 深入普查一线,探讨土壤三普阶段性成效及进展情况
- 湖州南太湖新区消保委2023年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头盔比较实验报告
- 反诈“国家队”推出七大反诈利器
- 对个人违规投放“教育在先、惩戒在后”
- 云系逐渐消散 泉州雨过天放晴 昼夜温差超10℃
- 辛吉飞回应“奶粉增塑剂事件”引质疑 律师:涉嫌虚假宣传,谨慎选购网红产品
- 民政部公布2023年第一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
- 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关于下架侵害用户权益APP的通报(2023年第3批)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