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团队发现抗弓形虫药物设计新靶标
6月18日,国科弓形记者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研团该校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现抗湖北洪山实验室、虫药动物医学院申邦教授团队在人兽共患寄生原虫——弓形虫的物设营养代谢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发现定位于弓形虫顶质体的计新一类全新的丙酮酸转运蛋白,并解析其生物学功能,靶标为抗弓形虫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国科弓形靶标。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研团 弓形虫属于顶复门,现抗是虫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能够引起弓形虫病。物设该人畜共患病导致孕妇和孕畜流产、计新畸形胎儿及免疫缺陷病人的靶标死亡,对世界公共卫生和动物健康养殖产生巨大威胁。国科弓形 申邦介绍,作为真核病原微生物,弓形虫除了拥有真核细胞典型的细胞器结构和生物膜系统外,还具有一种独特的细胞器——顶质体。顶质体拥有活跃而复杂的代谢活动,帮助虫体完成胞内寄生。它与叶绿体相似,均被认为是由“内共生”事件演化而来,但与叶绿体相比,它失去了光合作用能力,且拥有4层生物膜结构。该细胞器是弓形虫体中重要的代谢场所,其活性对弓形虫在人和动物体内建立感染十分重要,因此被视为抗弓形虫药物开发的良好靶标。 领域内传统观念认为,顶质体中的丙酮酸是由PYK2(丙酮酸激酶2)催化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产生。申邦团队通过前期研究发现:PYK2并非顶质体中丙酮酸的主要来源,缺失后并不影响虫体的生长与毒力,暗示顶质体中的丙酮酸供应可能主要来自虫体细胞质。 但顶质体拥有4层膜包裹的特殊结构,它如何使丙酮酸从细胞质进入其中?寻找能将丙酮酸运送到顶质体的转运蛋白,是这项研究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丙酮酸转运蛋白的研究是代谢领域的重点和难点。经过近半个世纪研究,科学家们仅发现两类定位于细胞器的丙酮酸转运蛋白——它们分别定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弓形虫体内存在真核细胞中保守的线粒体丙酮酸转运蛋白,但是没有与叶绿体丙酮酸转运蛋白同源的蛋白。 因此,该研究利用蛋白临近标记技术筛选潜在的顶质体丙酮酸转运蛋白,最终发现两个定位于弓形虫顶质体膜上的丙酮酸转运蛋白(APC),通过相互结合共同发挥转运胞质中丙酮酸进入顶质体基质的功能。借助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低APC后,对弓形虫顶质体的完整性及其代谢活性产生重要影响,最终导致虫体生长停滞。通过序列比对发现,APC是一类全新的丙酮酸转运蛋白。APC在虫体代谢和生长中起关键作用,并且仅存在于弓形虫等含有顶质体的寄生原虫中,宿主细胞不编码同源蛋白。这些特征使其具有成为新型抗寄生虫药物靶标的潜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劲骨胶囊功效成分鉴别及其盐酸氨基葡萄糖含量测定(一)
- 台商创二代王伯扬扎根大陆:喜欢惠州的人情味
- 台商父子“扎根”大陆:与时俱进寻求更大发展机遇
- 台湾教师徐伟轩:来大陆如同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 “钦文现象”带动国内网球热
- 台胞“全家总动员”尝鲜大陆个体工商户新政
- 台湾教师在桂实现安居梦 全家迁徙成“南宁人”
- 两岸青年用文创为老字号添上“青春色彩”
- 「AI新世代」解码“AI六小虎”之“理想派”月之暗面:大幅降价失先机,是破局还是无奈
- 台湾“柳州螺蛳粉店”引网络热议 家乡味道成在台广西人精神纽带
- 上海浦东新区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揭牌
- 把握时与势 台商“逆势”跨界创业
- 兴安盟盟长苏和详解中国首个现代畜牧业试验区
- 台湾青年:大陆发展机遇多 爱拼定会赢
- 台商“登陆”东方大港逐梦20余年:实现一个个“小目标”
- 泉州工业投资增速稳居全省前列
- 成立以来亏约46%,某基金一产品收益排名垫底
- (台青话融合)台青大陆打造棒垒球“交流场”:以“小球赛”推动两岸“大团结”
- (台青话融合)台青殷伊玲的文创时光:让中华文化宝藏走进万千百姓家
- (台青话融合)“80后”台青返乡当“新茶人”:“不能忘根”的三代接力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