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来信:“双减”后首个寒假 愿我的孩子真能“闲”下来
春节临近,全国各地的家长中学生陆续迎来寒假。这是信后下“双减”政策落地后的首个寒假,备受关注,寒假孩我作为中学生家长更是双减满怀期待。不过,家长我所在的信后下家长群最近多了一些这样的话题:“‘双减’后的第一次期末考试才知道谁在‘裸泳’”“‘双减’下第一次期末考试后,你还有勇气做‘佛系爸妈’吗”“‘双减’后的寒假孩第一个寒假真的能‘躺平’吗”…… 于是,家长群里又有人开始“攒班”了,双减部分家长也收到了某些“老师”可以进行语数外物化生“一对多”或“一对一”辅导的家长信息……一种不淡定的氛围在家长群体中开始显现。 我也有些困惑,信后下课外培训把孩子假期“填满”的寒假孩情景会不会重现?“双减”后的这个寒假,我的双减孩子能真的“闲”下来吗? 其实,随着中央“双减”政策的家长落地,不少学生和家长有过几个月“校内作业少、信后下校外不培训”的日子,但是,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这一情况在我身边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不久前,我拿到了一份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的表格。 说它简单,因为表格只有两行八列,第一行是“项目”,其中第一格是“姓名”,后面分别是“芋头”“熟食”“樱桃”“蒸蛋”“梨子”“乌鸡”“地瓜”“生菜”等几种蔬菜的名称,最后两格分别是“八种菜价”和“前六种菜价”,第二行则对应着每一种蔬菜的“价格”,一目了然很好理解。 说它不简单,在于外人很难真正领会这份表格的意义。最初看到这个表格,很多人容易把它理解为某人或某单位采买蔬菜的账单,但是仔细观察每种蔬菜下面的“价格”,又觉得非常离谱,比如,“芋头”下面的数字是94,“蒸蛋”下面的数字是76,“樱桃”下面的数字是88.27,“生菜”下面的数字是89,这些“价格”没有标注单位,很难对比,也与人们熟知的市场价格不相匹配。 经过“知情人”的指点迷津,我才了解,原来这些“蔬菜”并不是真的蔬菜,而是以每一种“蔬菜”首字谐音所代表的一门科目,比如,“芋头”代表“语文”,“熟食”代表数学,“生菜”就是“生物”,每种蔬菜下面的数字不是价格,而是相应科目的成绩,“八种菜价”就是八科成绩…… 中央“双减”政策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要“降低考试压力,改进考试方法,不得有提前结课备考、违规统考、考题超标、考试排名等行为;考试成绩呈现实行等级制,坚决克服唯分数的倾向。”各地公布的细则措施中也纷纷提出要“减少考试次数”“考试不公布分数和排名”“减少分数攀比”等。 但是,当期末考试来临时,这样一份“玄幻”的成绩单出现了。 这并不稀奇,在我孩子“小升初”时,我还遇到过一些“暗语”,比如,“择校热”时的“坑班”“DZ”(点招),校外培训乱象时的“鸡娃”“牛娃”等。“暗语”的出现,伴随着的往往是孩子们的“内卷”和家长的焦虑。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择校、“鸡娃”一下子没了市场,这些“暗语”自然销声匿迹了。但随着考试季的到来,类似的情形在我身边又稍有冒头。 “双减”后的首次期末考试和首个寒假,已经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一次检验,也是对学校“减负增效”的一次检验,同时还是对家长及整个社会教育观念的一次考验。 令人欣喜的是,不久前,教育部出台文件明确要求,寒假期间各地要严格执行日常巡查,严防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违规开班、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的培训机构违规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以“素质拓展”“思维训练”等名义超范围开展学科类培训等问题发生。同时也要堵住各种“暗道”,要严查隐形变异行为,严厉打击以“家政服务”“众筹私教”“研学”等名义进行变相违规培训。 其实我们家长很清楚,“忙”和“闲”是相对的。 “双减”前的孩子,确实很“忙”,他们每天走出学校大门,就不停地在各种培训机构间“赶场”,家长们也很奔波,忙着接送孩子。 但这种“忙”背后是一种懒惰。 特别是假期,往年,我们家长早早把孩子的课外班安排妥当,假期一到,便把孩子送进培训班,“万事大吉”:孩子有人看着了、学习有人管着了,见面少了连亲子矛盾都少了。 这种做法是把教育窄化成了“学知识”,也把家长的角色简化成了“司机+保姆”,这显然是不对的。体积庞大的冰山,露于水面上的往往只有山巅那小小的一部分。一个孩子的成长就如同一座冰山,知识的学习只是露于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水面之下的庞大部分是道德修养、身体素质、创新能力、意志品质等诸多方面组成的综合素养,这些才是支撑孩子能走得更好、走得更远的决定性因素,而家长却往往只盯着那“冰山一角”拼命加码。 这也是我理解的“双减”政策实质内涵之一,它要减掉的正是只为“冰山一角”过多的、重复的付出,把“减”出来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提升隐藏在“水面之下”的综合素养。 有家长说,不敢让孩子闲下来,是担心孩子在学习成绩上被落下,但在意识到只抓孩子学习其实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之后,那些真正注重孩子长远发展的家长,恐怕不会再纠结于当下。 还有家长说,不是不想让孩子闲下来,而是怕孩子闲下来的时间,马上被手机“占领”。其实,学习是一个不断试错并不断修正的过程,孩子只有在规划的过程中才能学会规划。孩子们在日积月累的被安排、被填满中,早已经失去了主动学习、主动规划自己的能力。 因此,这个假期让孩子“闲”下来,不仅是把孩子从沉重的培训负担中解放出来,也是帮孩子找到自我价值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唤醒,唤醒孩子的内在动力,唤醒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现在,外部条件已经具备,就看家长有没有这个勇气了。希望我有! 林 爻家长来信:“双减”后首个寒假 愿我的双减孩子真能“闲”下来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1-24 08:46:50 【字体:小 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鲁皖两省爱心接力 24岁女孩收获“生命种子”
- 《不一樣的中國史11》:崇禎帝高度疑心病,在位17年換了17位刑部尚書
- 年初遭推特永久封鎖,川普抗議對手施壓與不當審查,向佛州聯邦法官要求恢復帳號
- 《書法,漢字最美的歷史》:東晉穆帝永和九年上巳節,因為王羲之的〈蘭亭序〉而永載史冊
- 泽连斯基:乌技术团队将赴美磋商矿产协议_
- 醫師圖文解說「智能速率心臟節律器」:注意心跳過慢警訊,避免出現頭暈、昏厥,甚至猝死
- 從泰國文化觀點評《薩滿》:電影中描繪的靈媒,與泰國東北的真實現況有所出入
- 《失去青春的孩子》:一個房間14個室友,她展開朝九晚十的美髮建教生活
- 广东推动电梯安全强制性地方标准落地落实
- 選在中國外長王毅訪問首爾時試射飛彈,北韓是在打什麼算盤?
- 随机阅读
-
- 甲醇中烯唑醇溶液标准物质:助力农药残留分析高准确度
- 《表觀遺傳大革命》導讀:演奏生命樂章的交響樂團——一切必須由神奇的DNA說起
- 所有NBA球隊都在鑽研的進化密碼:睡眠優化
- 用超高門檻通過超低改變,民進黨修憲不碰「主權」對得起《台灣前途決議文》嗎?
- 临近岁末各大培训机构上线寒假班 家长抢着报“钻空子”班
- 留美碩士經驗分享:到美國讀研究所總共要花多少錢?
- 《香港釣太郎》:常見魚類指南——烏頭常在岸邊「遊憩」、黃腳鱲「釣完又釣」⋯⋯
- 年初遭推特永久封鎖,川普抗議對手施壓與不當審查,向佛州聯邦法官要求恢復帳號
- 吉林临江:眼镜行业专项监督检查“严”字当头
- 除了You’re welcome,一次學會九種「不客氣」的英文說法
- 台灣人中秋愛烤肉,但對韓國上班族來說,「烤肉配燒酒」是日常的一部分
- 他早上賣腐乳,晚上吹長笛
- 上好“开学第一课” 全面迎接新学期
- 呂捷《社會在走,歷史要懂》:那些小方屋教我們的事——物質帶給我們的是快樂還是煩惱?
- 《獨角獸創業勝經》:YouTube原本是約會網站?這些創辦人「打掉重練」造就的關鍵轉折
- 這是我們跟犯罪集團的搶人大戰:讓貧弱少年找到新的生存方式,才能真正停止觸法行為
- 花园街社区举办清明主题活动_
- 《一日4頁哲學課》:沙特對死亡的看法與海德格完全相反,認為活過自己的人生才有意義
- 曾唱〈I Believe I Can Fly〉走紅,美國歌手R. Kelly遭控性剝削20多年終被判有罪
- 《日本裝束解剖圖鑑》:令和即位禮的古代裝束大有學問,男性、女性和神職人員該怎麼穿?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