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到底哪來? 醫:木耳可能性較高
寶林茶室中毒案有重大進展!米酵木耳法醫解剖第一例死者,菌酸檢驗出「米酵菌酸」,到底傳出第二例死者也有驗到,來醫是性較國內首見。由於米酵菌酸半衰期達102小時,米酵木耳衛福部將擴大規模檢驗其他住院個案,菌酸不過米酵菌酸到底從哪裡來?有醫師分析,到底可能是來醫木耳發酵不完全,讓米酵菌酸有條件產生毒素,性較但也可能是米酵木耳調味料中含有椰子成分,讓細菌繁殖,菌酸其他醫師則認為,到底目前看來,來醫與食材保存不當有關,性較人為下毒的機率下降。 信義遠百A13寶林茶室中毒案,28號法醫解剖後有突破進展,第一例死者檢出米酵菌酸,29號上午也傳出,第二例死者也同樣檢出。台北榮總毒物科主任楊振昌認為,若最後確定,就是國內首起米酵菌酸食品中毒致死案件,後續應確認米酵菌酸在人體實際殘留濃度,以及餐廳廚房環境是否遭到汙染,而死者遭下毒的機率下降。 目前住院和死亡個案都曾吃過這道炒粿條,看看寶林茶室炒粿條,裡頭有調味醬料、黑木耳、粿條、其他食材,也可能受環境污染,米酵菌酸到底從何而來?有醫師認為,木耳可能性較高。 中國附醫毒物科主任洪東榮表示,黑木耳浸泡的時候,第一是沒有放在冰箱裡,第二是浸泡的時間過久,上面的菌在浸泡的過程中,加上濕熱,所以菌就增生。 腎臟科醫師江守山也指出,還有粿條冰藏的位置也要注意,是不是就放在椰子附近,另外黃豆釀造的醬油,如果加了椰子就有機會產生毒素。 醫師分析,米酵菌酸一天內可發病致死,吃下肚後,每四天殘留量減半,因此在其他患者身上可能還有機會測到米酵菌酸。 衛福部表示,待下週取得更多標準品,其餘住院或就醫個案也會大規模檢驗,是否體內也殘留米酵菌酸,要儘速釐清真相。 台北/楊祥瑜、余苓瑀 責任編輯/林均寶林2死者檢出米酵菌酸 「遭下毒」機率降
米酵菌酸哪裡來? 醫推測木耳可能性較高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11日,安徽将有一次雷阵雨天气过程_
- Tezos通过新版本参与元宇宙
- 工信部:强调以超常规力度和手段抓好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 蓝特光学:股东、董事王晓明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2.66%
- 泉州冷暖空气频繁拉锯 注意及时添衣保暖
- 国内商品期货夜盘多数收涨
- 金科股份“20金科03”债券通过展期12个月方案总金额12.5亿元
- 北京昨日新增18例本土确诊病例和6例无症状感染者
- 全力护航“夜经济” 点燃城市烟火气
- 中孚实业:拟10.26亿元收购林丰铝电30%股权
- 云南丘北县突发暴雨灾害已造成4人死亡4人失联
- 苏州二轮集中供地启幕:22宗涉宅地块总起始价292.4亿
- 水中硝基氯苯类化合物的应急检测方法研究(一)
- 川发龙蟒:拟72.5亿元投建年产20万吨磷酸铁锂等项目
- 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集装箱吞吐量环比增长1.2%
- 未来的AR眼镜将依赖与OculusQuest2相同的XR2芯片
- 金集镇:“理”顺红白事 “约”出文明风_
- 国资委:中央企业要将证券交易所年度信息披露工作考核结果纳入上市公司绩效评价
- 快讯:白酒概念大幅走高多股涨超5%
- 德国海军护卫舰启航参与北约北翼的防御任务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