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正伏天,养生重在防暑养心健脾_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记者田晓航)7月22日将迎来大暑节气。大暑中医专家提示,正伏这一时节正值“中伏”前后,天养通常是生重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养生尤需注重防暑和养心健脾。防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山西医院副院长李圣耀说,养心高温暑湿环境下人体易发疾病,健脾老人及体虚者应格外注意防范中暑。大暑当出现全身乏力、正伏头晕胸闷、天养大量出汗、生重四肢麻木、防暑口渴恶心等症状时,养心宜及时去医院就诊。健脾 “暑湿天气还易伤心脾。大暑”李圣耀介绍,若心火旺盛,人容易出现心烦、失眠、口渴、便秘、尿黄、面红、口舌生疮等症状;而脾虚湿阻,会使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若还贪食寒凉,则易导致感冒、腹痛、腹泻等。 大暑伏天里,人们可以从饮食、运动、起居、情绪等多方面调养身心,预防疾病。 李圣耀介绍,这一时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重在补气健脾、消暑生津,多食粥、汤等含水量高的食物,可选用绿豆、黄瓜、苦瓜、鲜藕、西瓜、薏米等食材;足量饮水,可适量饮用酸梅汤、柠檬水、绿茶等,但饮品不宜太凉,以免脾胃受损,也不宜太甜,以免内生痰湿。 此外,可于早晨或傍晚选择散步、太极拳、广播体操等运动锻炼身体,每周5天、每次半小时,微微出汗即可;坚持夜卧早起、午睡半小时,睡觉时避免凉风直吹,空调温度不低于26℃。 天气酷热,人们还易出现心烦易怒、无精打采、心神俱疲等情形,即“精神中暑”。专家介绍,此时宜保持心境平和,切忌大喜大怒;听音乐、冥想、读书等活动有助于调和情绪,饮用玫瑰花、佛手、茯苓、淡竹叶、莲子心组成的代茶饮亦有帮助。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把爱揣在心间 将责任扛在肩上
- 矿物泥膜熏眼睛的原因
- 教程知识:xbox控制台无法处理支付解决方法
- 7.8保险公众宣传日:谨慎退保护平安保障,别让“代理全额退保”一时爽!
- 「机器人+」亏损收窄优必选做出取舍:人形机器人量产进厂,盈亏平衡让位落地战
- 创维手机SE19主题为什么没有下载?
- 人类引起气候变化的第一个证据是融化西南极冰盖
- 空调性价比高的品牌知乎(空调性价比高的品牌)
- 民族舞剧《红楼梦》热闹崩塌,青春收场
- 荣耀50升级华为鸿蒙方法(荣耀50可以升级鸿蒙系统吗)
- 教程知识:edge浏览器麦克风权限开启方法
- 教程知识:win102004更新卡在61%解决办法
- 北京:2025年各区均要建一所十五年制特殊教育学校
- OPPOK9啥时候上市
- 银盛指数宝,打造便捷正规的指数交易平台
- 选择空调的基本常识有哪些(选择空调的基本常识有哪些)
- 金樱子棕色素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一)
- AMDRX6700XT成为第一款进入Steam顶级GPU的BigNavi显卡
- 教程知识:盗贼之海steam名字介绍
- 曝小米mix 4处理器(小米MIX4用什么处理器)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