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小学生的“老先生”_
《安徽日报》(2024年5月16日8版) 时值初夏,老先生树木葱绿油亮,安徽空气中弥漫着蔷薇的日报芬芳。来安县新安镇七里社区社工活动中心的小学两层建筑里,却飘出阵阵墨香。老先生记者推门而入,安徽只见十几个孩子围桌而坐,日报手执毛笔,小学煞有介事地对着字帖描字,老先生旁边一位白发老者正把着其中一个孩子的安徽手,教他如何运笔。日报 “他就是小学我们社区年纪最大的志愿者袁士汉老师。”一旁的老先生来安县致和社工服务中心社工束明洁小声告诉记者。下课后,安徽记者与社工一起来到袁老的日报家。 “欢迎你啊!”袁老脸上堆着笑容,把记者迎进客厅。客厅不大,墙上挂着几幅家庭照片,角落的一张方桌上堆放着泛黄的书籍和笔记以及各种书法作品。 “自从老伴走后,我就一个人住在这里咯。”袁老告诉记者,他今年83岁,退休前当过来安县天涧小学校长、三城镇中心小学老师。“语文、数学都教过。”袁老说。 “去年9月开始,我们请袁老给社区里10余名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孩子、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上书法课,课程每周一次,孩子们都学得很有劲。”束明洁在一旁介绍。 说起书法课,袁老打开了话匣子,“60多年前我在来安中学读书的时候,班上的黑板报都是我出,没想到老了,这手艺还能派上用场。”袁老笑呵呵地说。在束明洁看来,这与自己两年前认识的袁老判若两人。 2022年,袁老的老伴去世,子女都在外上班,袁老过起了“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独居老人生活。“他来到我们社工活动中心的图书角看书,表情严肃,也不跟人说话。”束明洁回忆起当初的一幕。 社工们注意到了这位老人,他们邀请袁老参加活动。“我们有个‘微孝敬老’品牌,围绕老年人衣食住行,开展敬老为老服务。”束明洁介绍,他们邀请袁老和其他老人一起外出游玩,用镜头记录下美好瞬间,并把照片打印出来送给老人。 就这样,袁老和社工们熟悉起来。一次,经常联系袁老的社工手机丢了,袁老知道后非要给社工买部新手机。“他把我们当成了家人、最亲密的朋友。”束明洁说。社工们也开始谋划着如何帮袁老打发他的退休时光。 社区里有一些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孩子和孤儿,他们平时很少上兴趣班。而袁老一个人在家也比较孤单,能不能把袁老发展成志愿者,请他来给孩子们开一个书法兴趣班? 社工把想法告诉袁老,袁老一听,满口答应。就这样,在社工活动中心的一间活动用房里,一位老人带着10余名孩子的书法培训班就这么开课了。 “袁爷爷教我们描字、临摹字帖,老师说,我现在写字比以前更好看了!”书法班8岁的小学员陈道铭告诉记者。陈道铭的父母在南京务工,孩子平时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物质虽然不匮乏,精神生活却比较单一。 在袁老的书法班里,陈道铭不仅学习了书法,还交到了朋友。袁老也通过给孩子们上课收获了充实与快乐。除了每周六的书法班,袁老还在周日义务给孩子们辅导半天作业。“能够给孩子们上课,我感到很充实很开心!这日子啊,有盼头。”袁老笑嘻嘻地说。 袁老的转变离不开社工的细致跟进和服务。近年来,来安县通过购买社工服务的形式优化对“一老一小”等弱势群体的服务。“12个乡镇社工站精心设计服务项目,链接社会资源,为辖区空巢老人、困境儿童等群体提供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社会融入等专业服务。”来安县民政局副局长曹春介绍,社工站入驻以来,累计开展小组服务44次,个案服务41次,直接受益人1.23万余人,真正做到了关心到老、关爱到小。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评论:“讲排场”“搞内卷”违背了校运会的初心
- 车位40万一个 秀兰禧悦都被指捆绑销售高价车位
- 鸡年开门红!青岛10家商贸企业春节销售5.3亿
- 安徽开展信用提升行动 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 最新发布|辽宁沈阳:发布不合格食用农产品核查处置地方标准
- 重庆奉节:开展医美行业专项治理
- 鍠滄椇鐢滆湝鑲夋灒棣欒偁鍏ㄧ渷鐢滆湝涓婂競
- 我市法律服务行业全面复工营业
- 政务服务“温度”提振民企发展“热度”_
- 鸡蛋个数不够水果里面全烂 礼盒礼品败絮其中
- 鍏ㄥ姏鎵撻€犲尃蹇冪綉缁 闈掑矝鑱旈€?G缃戠粶鍙g鍏ㄥ浗绗竴
- 揭秘早培班:超常儿童是如何炼成的?
- 万寿镇: 反邪教宣传入人心_
- 日本企業迎戰日圓升值|天下雜誌
- 首批国产深远海三文鱼即将摆上百姓餐桌
- 青岛楼市渐入精装时代 标准不再局限于拎包入住
- 吉林丰满:强化化妆品安全监管
- 增收两千万枚硬币 公交投币箱半肚子“硬实”货
- 4岁半女孩脑死亡,捐献器官让他人生命延续……
- “袁隆平故里”民众冒雨悼念:他是家乡的骄傲、是后辈的榜样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