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鄭雅云報導
原民團體和動保團體在狩獵議題上超過10年的原民與動對峙,終於出現對話曙光。狩獵林務局昨(20)日召開原住民族狩獵辦法修正說明座談會,何規話中會前雙方各自召開記者會,範從劍拔弩張、對立到聆互不相讓。聽原體對場外衝突還一度延燒到會場內,住民逐漸找但隨著三個多小時的保團會議進行,氣氛逐漸從激昂對立,共識到彼此聆聽。原民與動
「我從2011年到現在,狩獵第一次感覺到和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開始有一點點共識。何規話中」「我有聽懂,範從也覺得很感動。對立到聆」雙方釋出理解善意,聽原體對儘管修法還要持續搜集各界意見,卻是狩獵議題公共討論的一大步。
配合803釋憲,林務局召開「狩獵辦法」修法座談
原住民狩獵受到《原基法》及《野保法》保障,然而部分法令與傳統禁忌衝突,導致族人經常因狩獵蒙受刑罰。去年大法官釋字803號作出解釋,認可包含非營利自用在內的狩獵行為,是原住民文化權的內涵,除特殊狀況外不應利用保育類。
大法官解釋指出,現行《原住民族基於傳統文化及祭儀需要獵捕宰殺利用野生動物管理辦法》(下稱狩獵辦法)有關「非定期性」的狩獵申請程序、以及申請書格式皆已違憲,應自即日起不再適用。
為此,林務局委託台北大學法律系張惠東助理教授草擬「狩獵辦法」之修正,花費一年半的時間搜集部落意見,並於今年3月開始,密集在各地原鄉舉辦說明會。
動團、原團各持立場,舉牌對峙一度混亂
昨日林務局舉辦狩獵辦法修正說明會,持正反意見的團體在林務局大門口前召開記者會,各自劍拔弩張。
動物保護立法運動聯盟批評,林務局為原民大開後門,違背大法官釋字803號解釋,並抨擊修法過程不公開,直到現在才徵詢動保團體意見。原民團體則肯定林務局積極溝通、依據釋憲結果修法,並呼籲動保團體理性討論、不應無理阻擋。
警方派出十數名警力、部署圍欄,以免衝突發生。場外衝突一路延燒到會場內,會議還沒開始,動保團體便發難指程序不當,抗議林務局遲至此刻才徵詢他們的意見,更在林務局簡報修法內容時,離開座位至台前舉牌,場內一度混亂。
林務局副局長林澔貞表示,將搜集各界意見,完成草案修訂後才會進行法案預告,強調不會貿然進入公告程序,並回應動保團體:「今天的討論絕對不是唯一的溝通,會持續聽取大家的意見。」
草案納狩獵自主管理,分三類型、享不同權利義務
「狩獵辦法」草案除修正違憲、與傳統禁忌衝突的條文,簡化繁複的申請流程、增加電子化等多元回報機制,也將納入狩獵自主管理計畫。
草案將原住民狩獵分為三種類型,各有不同的權利義務。第一種「一般狩獵」,比照現行《野保法》規範,獵人每次事前向地方主管機關申請即可,但不可獵捕保育類動物;第二種「試行自主管理」則針對參與自主管理試辦計劃的狩獵團體,部落必須先自我組織、訂定公約,並申請試辦計畫、配合獵場資源監測。目前全台灣有12個部落組織屬於這類。
若部落參與試辦計畫順利,則屬第三種,將與林務局簽訂行政契約,真正進入自主管理。目前全台還沒有案例。林務局保育科科長鄭伊娟補充,自主管理是雙方積極合作,若未依約履行,仍可終止契約,收回自主管理權限。
自主管理狩獵,科學監測證實不影響生態,動團仍擔憂
狩獵管理規範有條件放寬,會不會危及野生動物族群存續?屏東科技大學野保所副教授翁國精分享,他自2017年起在阿里山獵區進行生物監測,分析獵區和非獵區的野生動物族群數量趨勢。結果顯示,主要的四種狩獵物種(水鹿、山羌、山羊、野豬) 數量趨勢都持平或者上升,與全台監測數據趨勢相同。
「我也有原住民朋友,他們說晚上山上(槍聲)就像放煙火一樣,看到眼睛就打。」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執行長姜怡如質疑,一旦放寬狩獵門檻,將更難遏止這類情形。
原住民族青年陣線成員Savungaz(撒丰安)表示,確實有具備原住民身份的人不受傳統約束的亂打,「但那也是我們想要防堵的對象,在這一點上我們是一樣的。」
Savungaz指出,現行的法律讓原民傳統難以運作,對內約束的力道減弱,她強調,「我們在爭取的是『狩獵文化』而不是無限制的狩獵。」其他與會代表則指出,濫獵問題不僅限於原住民,提醒動保團體不應以偏概全,將刻板印象套在特定族群身上。
保育類分級應檢討,原團、學者籲配合國際修正
目前參與狩獵自主管理計畫,可提報獵捕二、三級保育類,引發動保團體質疑。屏科大森林系助理教授吳幸如表示,大家都以為保育類一定是數量很少,其實不然,「目前台灣的保育類的確是很氾濫。」
她指出,國際上都是以族群滅絕風險作為分級標準,但台灣的保育名錄,除了第一級「瀕臨絕種」以外,其他二、三級名單過於寬泛,常造成大眾誤解。
例如台灣水鹿、台灣野山羊這兩種主要狩獵物種,目前都屬於保育類第三級,為「其他應予保育野生動物」。
「瀕危動物不能打,這是大家都有共識的。但是為什麼我們在山上看到、到處都是的動物也是保育類?」Savungaz指出,保育類名錄應儘速檢討,不要讓原住民再背負「原住民都打保育類」的污名。
從對立到聆聽,原民狩獵公共討論一大進展
在座談會尾聲,Savungaz說道,「我從2011年到現在,第一次感覺到和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開始有一點點共識。」而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也回應,「不要以偏概全,我同意。」並表示在會中聽原民朋友述說山上的故事,「我有聽懂,也覺得很感動。」
經過長達三個半小時的會議,場內氣氛從激昂對立,到彼此聆聽,甚至釋出理解善意,可說是台灣狩獵議題的一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