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就地过年”,需因地制宜科学防疫
■ 社 论 过年政策不妨坚持因地制宜、倡导科学防疫,需因学防做到分级分类,地制而非“一刀切”。宜科疫 元旦春节假期将至,就地过年多地发布通知,倡导倡导就地过年。需因学防如日前河南周口市发布《致周口籍在外人士的地制一封信》,倡议坚持非必要不返周,宜科疫确需返乡提前3天报备。就地过年宁夏银川也发布通告,倡导请广大市民“非必要不离宁”,需因学防提倡就地过节、地制过年;在银外地人员,宜科疫在外地、特别是在境外银川籍人员,提倡在工作、学习、生活地就地过节、过年。而稍早前的12月5日,广西凭祥市已在相关通知中提到,门店、商铺人员一律倡导就地过年、网络拜年,减少人员流动。 尽管现在距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但这个春节到底能不能正常返家过年,成为不少人早就关心的问题。在经历了2020年春节的特殊状况,以及2021年春节的普遍就地过年后,2022年春节,各地在倡导就地过年时,有必要更科学、人性化地兼顾好防疫需要与万家团圆的过节需求,过年政策不妨坚持因地制宜、科学防疫,做到分级分类,而非“一刀切”。 一方面,要考虑到随着防疫战线的持续拉长,社会心理的承受能力。春节作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其在疫情背景下,也是一个疗愈情感、舒缓压力的契机。 尤其是在连续两个春节打破了“正常”的情况下,2022年的春节,尽可能地让更多人可以团圆过节,是一种对于社会共同体情感的顺应和抚慰,也有利于社会对常态化防疫的更好配合与支持。而我们坚持“动态清零”的防疫目标,本身也是要最大程度减少防疫对社会正常运转秩序的影响。 另一方面,经历了“十一”假期等人员流动高峰的防疫考验,无论是常态化防疫机制,还是个人防疫意识,对于做好春节期间的“动态防疫”,各地都积累了不少经验。 此外,疫苗接种率的提升,也为2022年春节期间的防疫安全增添了一层保障。钟南山院士日前就提出,中国今年底有望达成群体免疫目标83%的接种率。 说到底,在科学防疫常态化背景下,各地要做好疫情形势变化可能带来的政策变动的准备,提前制定预案,最大限度为在外人员提供明确的春运出行信息参考;同时,还要结合当地防控形势,科学、周密地做好各项保障和防控安排,民众也要履行好科学防疫“第一责任人”责任。 对一些高风险地区,或是像边境口岸等防疫压力大、形势更复杂的地区,倡导就地过年,无疑相对更有必要。此外,一些执行重大活动的地区,对于春节期间的防疫也理应会有更严的标准。像冬奥会就恰好在春节期间举行,北京、河北等地的防疫要求,自然会相对更高。 目前全球防疫形势不容乐观,“外防输入”的压力也仍处高位。此背景下,对于元旦、春节假期这样的人口流动、聚集高峰的防疫复杂性,的确不应低估。 这需要各地民众的继续支持和理解,也要求各方做好科学专业安排、提供相应的服务保障,确保让就地过年的民众也能过一个安心、舒心的祥和年。 而对于多数低风险地区,虽然也可倡导“无必要情况可就地过年”,但不应忽视正常的流动和返乡过年需求。尤其要防止随着春节的到来,一些地方出台和执行过度加码的防疫政策。像往年一些地方笼统呼吁在外务工的乡民一律不回家过年,今年这一做法应该要有更理性的审视。 事实上,当前距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不同地方的风险级别可能因疫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政策不妨随疫而定。但过年政策的前提是要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精准的防疫原则。相信只要做到因地制宜、科学防疫,各地就一定能够找到有效防疫与保障社会安心过年的最佳平衡点。倡导“就地过年”,就地过年需因地制宜科学防疫
编辑:汤晓雪 来源:新京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12-14 08:39:12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射击世界杯阿根廷站中国队5金收官排榜首
- 美駐沙特領事館附近發生交火 已致兩人死亡
- 在杏花村追风!广东农事定向大赛打造乡村“第二课堂”
- 寻找诗词意境里的蒙顶山茶
- 中国绿色诺亚方舟有机产业 梦想起航
- 換膝關節之後不減肥 趴趴走到處吃吃喝喝!小心發生這件事
- 新鲜出炉!肇庆海选赛晋级选手揭晓
- 倾情调解解心结 法护“幼苗”助成长
- 聚焦进博会丨上海建立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实训基地
- 《優雅的告別》:臨終病人在院死亡,就等同於「治療失敗」
- 白宮證實:拜登將在北約峰會期間會見澤連斯基
- 多地城投迎来新股东,谁是背后出资人?
- 食品及食品污染溯源技术与应用的二维条码(六)
- 数学有意思!一六六中学首届数学节火热上线
- 六大赛区燃动一“夏”!2024广东乡村歌手大赛首轮海选来了
- 金馬60/12歲林品彤成最年輕影后 喊話「小曉們」:保持善良
- 门球进校园焕发青春活力
- 《英雄聯盟》T1直落三輾壓WBG奪冠 Faker成首位四冠王
- 都柏林爆持刀攻擊案 5人送醫含3名幼童
- 老字号推出冰雪熊猫特制版汤圆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