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拼搏!冬残奥 逐梦冰雪 逆风飞扬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3月4日,焦点北京冬残奥会就要开幕了。访谈风飞从今天(3月2日)开始到4日,拼搏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将在北京、冬残延庆、奥逐张家口三个赛区进行。梦冰北京冬残奥会,雪逆中国派出96人的焦点残奥运动员团队,参加全部6个大项、访谈风飞73个小项的拼搏角逐。而首次参加冬残奥会的冬残运动员就有85人,占到总人数的奥逐88.5%。这是梦冰我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雪逆运动员人数最多、焦点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同时,这还是一支全部由业余选手组成的队伍,许多项目团队是新组建的,人员也是从零开始。他们中的许多人,5年多前还是工人、农民、学生和自由职业者……而今天,他们即将走上冬残奥会的赛场。 北京冬残奥会就要开幕了,连日来,残奥运动员们已经开始进行大赛前的适应性训练。位于北京延庆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是目前世界上难度较大的比赛场地之一,从以往的获奖情况看,要想获得奖牌,残奥运动员需要在这样的赛道上,滑出与普通运动员几乎相当的速度。 即将踏上冬残奥赛场上的每一个运动员,都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磨炼。正是过去日子里的磨炼与坚持,成就了他们今天的英姿勃发。和冬奥会的激烈较量相比,冬残奥会的运动员们往往给人留下更深印象。从去年的测试赛开始,他们中的许多人就成了赛事保障团队工作人员的偶像。 北京北控京奥建设有限公司场馆运营分公司赛事培训部经理邵帅说:“我从第一次跟他们接触就被他们的精神感染,他们的强是不经意的。从专业角度而言的话,他们滑得就是很棒,你会为他们欢呼,那个时候你会觉得切身感受就是,哇,这么燃、这么拼。我喜欢失去双臂的那个小哥们,因为他很乐观、很开朗。” 孙鸿胜是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中唯一一个没有双臂的运动员。即使在国际残疾人高山滑雪的圈子里,像他这样的选手也极为少见。 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运动员孙鸿胜说:“我以前恐高,坐索道缆车都害怕,经过好几年锻炼,现在坐这个高度还行。我以前坐缆车眼泪都给我吓出来过,只要我滑了,全雪场都能听见我喊的声音,我能从头喊到尾,我自己都没有感觉到我喊。” 陈亮并不恐高,但被禁锢在滑雪器中的感觉曾让他难以忍受。 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运动员陈亮说:“坐进坐姿滑雪器以后感觉特别生硬,因为它是一个硬架子一样的东西,把整个人都支起来了,立足点就是一根棍,就像累赘一样会拖动着我,我会被它所征服,它想摔跤了,我只能跟着它,我还操控不了它,它想要往下直滑,我就被它带着走,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陈亮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与自己的滑雪器“和解”,直到他能立在雪面上,不再频繁地摔跤。 陈亮说:“慢慢地我能懂得它一点脾气,能操控一点脾气,给它一点力量,它跟随着我。” 和队友相比,来自河北的张雯静算是个小妹妹。加入高山滑雪队的那年,她只有14岁。 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运动员张雯静说:“刚开始滑雪是什么我都不知道,然后就说要去练高山滑雪,我说高山滑雪是什么呀,都没有听说过。” 年龄最小的张雯静反而比其他队员适应得更快。一个月后,她就得到了一次出国去荷兰参赛的机会,那是一场初级水平的残疾人滑雪赛,主要是让她出去开开眼界、长长经验。但人生的第一场比赛,她就被现实狠狠地打击了。 张雯静说:“我听到赛道上广播在喊,说我来自中国,我摔了什么的。我当时就哭了,我觉得好丢脸,我代表中国,我摔了。他们把我拽起来之后,我还想往下滑,他们不让滑了,说因为我没成绩了,失误了。” 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建立之初,所有的人都是从零开始的。最初参与选拔的有七八十人,经过一轮又一轮淘汰,坚持到今天的还有26人。 梦想,是照亮生命的火焰,也是激励他们勇敢前行的力量。成立五年多来,这支年轻的队伍克服一切艰难,一步一个脚印,向着北京冬残奥会的目标前进。 和普通健全的运动员相比,残疾人从事高山滑雪本身就难度很大,而在自己的队友中,孙鸿胜面临的困难更大。没有双臂,意味着他无法使用雪杖,也无法像其他人那样用上肢保持平衡,他的平衡只能依靠腰部的力量。 残疾人高山滑雪的国际赛事同样是高水平的比拼,每当强手云集,求胜心切的孙鸿胜总会面临艰难的选择。 孙鸿胜说:“有一次离那个门还有300多米远的时候,我就在想,我飞还是不飞,因为速度太快了,我压不住板,飞一下速度就快,我为了争那几秒就飞一下,这一飞倒好,我来一个‘空中技巧’,翻了三个后空翻,啪,拍地上了,没到终点,差一米。” 张雯静说:“每天早晨起来就开始练,一直练。我们不像国外运动员滑那么久,只能用这种方式去弥补。但是有的时候练太多了,会有低谷和瓶颈期。” 陈亮说:“我摔过一次跤,胫骨粉碎性骨折,救援队救起来时候,印象深刻就是抬我的腿,我的腿是分离状态,不是整个一体的,当时心里咯噔一下的感觉。我都不敢去想,觉得自己本来已经是残疾人了,现在残上加残了,我就想着只能放弃了。但是看见队友们这么努力,大家这个氛围鼓励我,还有未来更好的路等着我,我为了这个想法,再继续坚持,一定要继续进行下去。” 因为没有双臂,孙鸿胜在平衡性上有着先天的劣势。 孙鸿胜说:“付出挺多,成绩不涨还往下掉,越滑越不会滑,根本就没有感觉到快乐。我随便买了一张最远的火车票出去了,好像是凌晨到的,待了一天,我买了凌晨4点还是5点多的飞机票飞回来的。付出这么多为了什么,也可能是为了参加这次冬奥会,不让自己以后后悔。” 在第一次参加比赛摔倒的两年之后,张雯静再次得到赴荷兰比赛的机会。这一次,她收获的是一枚金牌。 张雯静说:“拿了第一名,我觉得好骄傲,在同一个地方证明了我自己。” 孙鸿胜克服一切困难,坚持了下来,他成为世界残疾人高山滑雪同一级别的唯一一名运动员。 孙鸿胜说:“国外运动员有一个是没有手的,就是有上臂,没有手,第一次出国比赛被他给超了,我也忘记哪场比赛以后,他再也滑不过我了,那种感觉还挺开心的。很多教练都把我的比赛录下来了,看我怎么滑行。因为我的滑行和他们的滑行很不一样,我这个级别,我是开创者,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几乎每个残奥运动员的内心深处,都有着对于生命的独特诠释。冰雪运动使他们从弱小走向强大;无数个日夜的磨炼,他们变得自信而又乐观。 今天,他们终于走到了北京冬残奥会的赛场上。 张雯静说:“我就想好好训练,就想能好好比一场赛,一定要努力出一个结果。” 孙鸿胜说:“站在赛场那一刻,使命感就不一样了。” 陈亮说:“就想为国家取得好成绩,也想让国家的五星红旗升起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甲醇产品中的杂质及其控制(二)
- 《食慾科學的祕密,蛋白質知道》:為什麼吃了很多加工食品還是覺得餓?
- 電影《沙丘》的沙子是流體還是固體?對「顆粒流」來說這樣的二分法非常尷尬
- 普亭將自己比作俄羅斯沙皇彼得大帝:「沒有奪走什麼,只是把屬於自己的拿回來」
- 吉林:科学监管和优质服务赢得好评
- 肉粽大對決:無論是南部粽、北部粽、客家粽或湖州粽,永遠是自家包的最好吃
- 生涯不敗、消滅蜀漢的不世名將鄧艾:一個努力的天才,為何總是被人當傻瓜?
- 摩根大通CEO:美國民眾的紓困金還有6~9個月可花費,接下來準備迎接「經濟風暴」
- “双减”后教培机构存逼迫辞退等乱象 员工如何维权?
- 《成為溫美玉》:我把教學觀摩變成歡樂的「上課趴」,觀課者請進,一起互動吧!
- 随机阅读
-
- 高邮:一座普通县城的工业逆袭丨县城故事
- 《這樣說話很傷人》:不是你的錯就不要習慣性認錯——這五種狀況下道歉容易變質
- 【促轉會熄燈】中正紀念堂應移銅像、改堂體、破除崇拜軸線,葉虹靈:攸關蔡總統8年轉型正義成果
- 圖案太像摩斯漢堡、配色是抄孟加拉國旗?俄羅斯新版麥當勞Logo引發討論
- 郑钦文惜败对手止步四强
- 澤倫斯基:戰爭發生在烏克蘭境內,真心不懂馬克宏何謂「羞辱俄羅斯」?
- 參議員達克沃絲訪台的意義:台美要開始「公開」進行正規軍事合作了
- 肉粽大對決:無論是南部粽、北部粽、客家粽或湖州粽,永遠是自家包的最好吃
- 全国政协委员谢文敏:提高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法定刑
- 翰林經理與工程師「偷程式原始碼」集體跳槽,南一書局違反營業秘密法遭起訴
- 烏克蘭鎖定600多名俄國戰犯、起訴其中80人,國際大力支持戰爭罪調查
- 在「我」不在的時代:三部紀錄片透過身體經驗切入,探問女性身份與社會關係
- 水质钇(标样):为水质分析提供稳定参考
- 台灣衛星實力全球前15大,「火箭阿伯」吳宗信建議鴻海直攻太空殖民
- 參議員達克沃絲訪台的意義:台美要開始「公開」進行正規軍事合作了
- 緬懷《銀翼殺手》作曲家范吉利斯(Vangelis):一代電影配樂巨擘,仿生人會夢見電子音樂嗎?
- 亚锦赛首轮战罢 国羽获得15个16强席位
- 【TIDF專訪】《布洛卡區》導演蘇明彥:矽膠娃娃旅館的客人,男男、女女、男女、情侶,各種群體都有
- 複製韓國唱跳偶像:從選秀節目《原子少年》看K
- 一切為了人民!中國鼓勵公民舉報「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獎金最高超過44萬元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