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饲料及食品添加剂中三聚氰胺的 高效液相色谱

2.3选择样品提取方法

对比多次提取样品的饲料方法,前处理条件为粉碎样品,及食加剂将5g样品放入具塞锥形瓶中,品添谱加入20 mL体积比1∶1的中聚水-乙醇溶液,含体积分数0.1%甲酸,氰胺10 min超声波振荡,效液相色然后过滤。饲料使用20 mL上述提取液再次提取残渣,及食加剂过滤,品添谱合并滤液。中聚定容至5 mL。氰胺使用氮吹仪上浓缩,效液相色使用滤膜0.45μm过滤,饲料加入乙醇,及食加剂减少干扰,品添谱促进水溶性蛋白的沉淀,加入甲酸,提升三聚氰胺的萃取率。使用MS/MS方法,可直接上机分析样品提取液。

2.4线性范围与检出限

稀释三聚氰胺标准贮备液,使用流动相操作,形成0.5、0.25、0.1、0.05、0.01 m,相关系数0.9993。回归方程A=61956ρ+49 958。线性关系处于0.01~0.5 mg/L,呈现良好的范围。0.01 mg/L为三聚氰胺检出限。处理样品,0.01 mg/kg为定量下限。

2.5精密度与回收率实验

将饲料样品分成3组,每组3份。每组样品加入三聚氰胺标准溶液,分别为0.5、0.1、0.01 mg/kg。处理后检测每个样品。每个样品检测3次,相对标准偏差1.6%~5.1%。回收率为82%~99%。

2.6实际样品测定检测

样品为100多个饲料和食品添加剂。显示三聚氰胺含量0.11×104~4.5×104 mg/kg。部分样品中含有三聚氰胺,检测结果如下表。对于样品与标准品的离子流色谱图,如下图。

表1

图2

图3

3讨论

三聚氰胺也称为三聚氰酰胺、氰脲酰胺、密胺、三胺。无味,白色粉末。分子量126.12。分子式C3N6H6。属于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三聚氰胺的相对密度为1570 kg/m3。354℃分解,极微溶于热乙醇,微溶于冷水,能溶于热乙二醇、乙酸、甲醇等。不溶于苯、乙醚等。在微碱性或中性环境下,三聚氰胺与甲酵缩合(刘韬等,2017)。三聚氰胺与草酸、盐酸、乙酸等都能形成盐,在微酸性环境下,三聚氰胺与经甲基的衍生物生成树脂产物。三聚氰胺的主要用途是生产阻燃剂、胶水、塑料等,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原料。部分国家用于制造化肥。在食品和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可冒充蛋白(吕丽卿等,2017)。且凯氏定氮法不能检出三聚氰胺,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从源头上监测三聚氰胺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法(孟繁佳等,2020)。

三聚氰胺在动物体内没有任何代谢变化。以原型或同系物形式经肾脏排泄。有研究表明,成年雄性大鼠经口给药三聚氰胺,显示通过尿液排泄大约90%的给药剂量。相比血液中的含量,肾脏和膀胱更高,最高的是膀胱。尿液中的消除半衰期为3 h,血液为2.7 h(刘发全等,2019)。有给断奶仔猪服用三聚氰胺化合物,结果显示,血浆消除半衰期为4.04 h。三聚氰胺容易经肾脏排泄,对哺乳动物来说,三聚氰胺是低毒、微毒类化学物质。经口给予大鼠三聚氰胺,致死量为3.16 g/kg。经口给予小鼠三聚氰胺,致死量为4.55 g/kg。大鼠拌料口服14 d无不良反应的剂量是417 mg/(kg·d)。小鼠拌料口服13周1600 mg/(kg·d)为无不良反应剂量。大鼠吸入80~1130 mg/m3,每周6次,每日2次,持续超过4个月开始出现肾功能紊乱、中枢神经系统紊乱,体重增加迟滞,对肾脏造成损伤。三聚氰胺会引起试验动物肾衰竭。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导致肾部、膀胱出现结石,损害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进一步诱发膀胱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研究认为,同时含有三聚氰酸、三聚氰胺会威胁婴儿健康(商军等,2019)。因此规定配方奶粉三聚氰胺含量不能高于百万分之一,同时不得含有其他相近的化学品。

饲料和食品中违法添加三聚氰胺会危害畜牧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饲料和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会造成营养虚高现象。使用添加三聚氰胺的饲料会降低畜禽生产水平,且长期使用容易导致动物中毒、结石等,给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范艳等,2019)。要从畜禽养殖源头上检测三聚氰胺。保障畜禽产品安全,为农业执法提供依据。目前还没有国家标准的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农业行业标准是用气质联用法确诊,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广泛,基本上所有的化合物都可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需要衍生,影响效果和准确性。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抗干扰能力强,并且能够确定性、定量,灵敏度高,准确性高。

4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饲料和食品添加剂中的三聚氰胺。回收率为82%~99%,相对标准偏差1.6%~5.1%,灵敏度和准确度较好。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处理简单,操作性强,有利于三聚氰胺的检测。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饲料》2020年第18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乙醇溶液食品添加剂乙醚液相色谱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