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台灣只要宣布「和平中立」就能避戰嗎?看看烏克蘭的「中立倡議」就知道這只是痴心妄想

俄烏戰事持續進行,台灣縱然戰事尚未完全平息,只宣只痴但是布和避戰俄羅斯軍隊已開始減少部分軍事行動,烏克蘭也提出對於和平談判的平中條件,整體形勢發展似有趨緩的立能立倡跡象。俄烏兩國開戰至今,看烏克蘭俄羅斯整體國力大受損傷,中道這烏克蘭人民及設施也遭俄軍破壞至極,議知除了戰後的心妄想重建難以估計,如何維繫長期的台灣和平穩定更是一大變數。

烏克蘭中立地位的只宣只痴前提,擔保國提供安全保障

俄烏戰爭給國際社會的布和避戰啟示,不只有戰場上的平中殘酷無情,還有來自對於獨裁政體對國際體系的立能立倡挑戰,甚至是看烏克蘭讓國際社會更關注其他可能爆發軍事衝突的區域;其中,「今日俄羅斯,明日中國」的可能性,讓外界開始憂心台海情勢出現危機,台灣該如何面對中國的軍事威脅?更有人提到,台灣如果宣布「中立地位」的可行性。

問題是,「中立國」就能帶來和平嗎?烏克蘭向俄羅斯提出「中立地位」,台灣也可以嗎?這種想法,恐怕過度簡化國際社會對於「中立國」的定義,甚至是刻意忽視烏克蘭對於「中立」的前提條件。

先從「中立國」的現實要件來看,並不是單方宣布就可以,還必須來自國際社會的認同,說白了,中立國除了「不結盟」選邊站來避免捲入爭端,最重要的是要得到確切的「安全保障」。

其次,從烏克蘭對於「中立地位」的評估來看,烏方並不是一廂情願,也不是迫不得已的決定,而是出於對俄羅斯的不信任;換言之,相較於俄羅斯所提出的撤軍停火保證,對烏克蘭來說,更需要來自歐美國家的「安全擔保」,甚至是建立「共同防禦」的集體安全機制,以防止俄方再度撕毀承諾。

「和平中立」如果只是自己喊爽,並無助於國家安全

台灣要「中立地位」的理由及條件,恐怕還難以說服自己跟國際社會,提出成為中立國不是不可以,而是正當性、合理性及可行性完全不足。

首先,中立的理由為何?不向美、中任何一方傾斜,就等於中立嗎?中國未放棄武力犯台,以及不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來自中國的軍事恫嚇不會因為台灣宣佈中立而停止,更直白的說,就算台灣不走親美路線,中國也不會放棄「兩岸統一」的選項,面對軍事威脅的台灣,何有宣布中立的正當性?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149 元 / 月1490 元 / 年送 2 個月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查看訂閱方案 已是會員? 登入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