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跑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速度” _

“咚——前方到站苏滁商务中心站。加速度”伴随着列车与轨道的跑出轰鸣声,一只橘红色的长角“火凤凰”风驰电掣般地驶向汊河方向。

10年谋划,体化5年建设,发展作为长三角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加速度标志性项目,滁宁城际铁路的跑出开通梦圆,进一步缩短滁州与“长三角”的长角时空距离,让滁州在更广阔的体化舞台放飞梦想。

主动靠上去、发展全力融进去。加速度自2018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跑出作为安徽东向发展的长角桥头堡,我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体化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发展南京江北新区建设、宁滁结对合作帮扶等重大政策机遇,发挥近邻优势,突出“双圈”互动,以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启动区建设为突破口,与沪苏浙皖城市全面开展对接合作,推动产业深度对接、集群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激情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顶层设计喷涌源头活水,领导重视、尽锐出战、凝聚合力,让滁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蹄疾步稳。我市建立定期会商制度,每年共同举办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近三年,党政主要负责同志11次率队赴南京高位推进合作事项,两地各部门互动频繁,频次之高,前所未有。与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建立常态化议事协商机制,全面深化两市全方位合作和中新苏滁高新区建设。

我市借力政策东风,与长三角地区共绘“一张蓝图”。与南京、合肥等地建立重大规划合作协商机制,共同编制了《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十四五”规划》《滁宁一体化发展国土空间战略规划》等规划20余个,努力实现一体化发展一张图规划、一盘棋推进、一体化管理。

下好跨省协同的“先手棋”,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样板,我市在全域推进毗邻地区跨界合作,一处处“试验田”热潮涌动。顶山—汊河、浦口—南谯2个功能区率先突破,天长—六合、明光—盱眙2个功能区多点发力。与苏州合作的中新苏滁高新区,与南京合作的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凤阳省际合作园区、江宁—明光合作产业园、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定远合作产业园也迈出新步伐。

交通互联互通,支撑保障一体化发展。围绕滁宁半小时通勤圈,除了开通的滁宁城际铁路,沪宁合高铁、合新高铁、宁淮高铁也在加快建设,滁州站高铁综合枢纽工程加快实施。滁州已建成连接江苏高速5条,在建4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在建里程均居全省第1位,开通至南京公交班线5条、实现公交“一卡通”。

拥抱一体化,共享一家亲。一体化发展红利还在医疗、教育、政务服务等民生领域得到充分体现。教育方面,南京琅琊路小学等4所中小学在滁设立分校,5所学校与南京一对一合作。与上海杨浦区签订了教育合作协议,组织承办2022年合肥都市圈教学观摩活动。医疗方面,通过合作办院、设立分院、组建医联体或专科联盟等形式与长三角医疗机构合作项目200个,市一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入南京12320挂号系统。公共服务方面,与上海嘉定区、苏州吴中区签订长三角区域养老一体化合作协议,与南京市签订民政帮扶协议。

借东风、搭平台、抓机遇,今日的滁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正入佳境,一个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在皖东大地呼之欲出。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