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贬值、能源被禁、通胀攀升,“安倍经济学”背后的阴影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19年9月11日在东京首相官邸举行记者会的日元资料照片。 (新华社/图)
1960年,贬值被禁日本前首相岸信介被国内极端右翼分子刺杀,通胀侥幸生还。攀升62年后,安倍他的经济外孙、另一位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却未能幸免于难。学背
2022年7月8日上午,阴影安倍晋三在日本奈良市公开演讲时遭遇枪击,日元送医抢救后宣告身亡,贬值被禁时年67岁。通胀
安倍是攀升首位出生于二战后,也是安倍日本史上任期最长的首相。他提出的经济“安倍经济学”在近十年里长期主导着日本经济政策,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困扰社会的学背“通缩”问题,并有效提振了出口。
自俄乌冲突、美国开启加息周期以来,美元回流导致日元成为近期贬值幅度最大的国际主要货币。其原因在于,安倍经济学长期奉行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政策,使日元成为国际游资投机“套息”工具。
2022年6月3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总统令,命令将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开发项目“萨哈林2号”国有化,参与其中的日本企业三井物产、三菱商事面临被踢出项目的窘境。
与此同时,战争引发的输入性通胀、日元过度贬值抬高了原材料进口以及居民生活成本,日本央行的低利率政策愈发显得“鸡肋”。经济复苏陷于停滞,物价却拾阶而上,针对加息的呼吁甚嚣尘上。
市场担忧,日本央行为了维持国内经济增长,会放任日元继续贬值,即便由此引发金融风险的可能性越来越高。
日元过度贬值不仅会引发亚洲其他国家货币抛售潮和竞争性贬值,进一步削弱其他国家的出口能力,二者还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导火索。不过,日元震荡对周边国家“破坏力”已大不如前。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测算,日本在全球出口贸易中的份额已由1996年的8.8%左右下降至2021年的3.7%,减轻了竞争性贬值的压力。与此同时,大多数亚洲国家业已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不断加强外汇储备,为可能到来的金融风暴增厚了“安全垫”。
安倍经济学是日本“失去20年”的转折点,此后日本经济迎来了难能可贵的10年恢复期。但面对更为复杂的国际局面,这一策略已显出“捉襟见肘”之势。
“日元贬值、能源被禁、通胀攀升”三支利箭同时射向日本经济。安倍的经济遗产还能留下多少?
(小尘4x/图)
日本央行“坚守”低利率
2022年国际市场最为瞩目的事件之一,要数日本央行与空头间的“汇率战争”。6月24日,日元汇率为1美元兑136日元,创下24年来的新低。
作为美债第二大海外持有国,日本在过去几个月大举抛售美债。根据美国财政部数据,日本今年3月份单月天量减持739亿美元,创历史纪录,今年前4月日本总共减持美债1078亿美元。
若细究根源,在于美联储2021年11月开始的升息,货币政策从宽松转向紧缩。日本正是从2021年12月份开始连续减持美债。
“因为日本央行长期奉行低利率,加上日本是国际最活跃的外汇交易市场,所以日元一直是国际资金‘套利’的首选货币。”在上海某外资银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非遗出少年 传承“味”更浓_
- 德州大學「校地挖石油」每日進帳600萬美元,有望超越哈佛成為全美最有錢大學
- 桃園空軍基地彈藥失竊案(上):在刑求施暴的「科學辦案」下,三位無辜士兵遭起訴
- 「暈船」的人越來越多、親密關係越來越短,社會學家如何談論流離失所的現代愛?
- 奶液泵入静脉之后:医院瞒家长补病历,婴儿发育落后难归因
- 「無餅乾時代」的聯播網廣告還有招嗎?吸睛又不惱人的「Rich Media」是解方
- NASA「阿提米絲計劃」:火箭發射前夕發生故障,美國重返月球要再等等
- 從數字看2019/20年香港藝術界狀況
-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湖南桂阳:优化行风破解监管服务发展难题
- 《樂高》:一樣米養百樣人,你拼出來的樂高積木鴨子也趨近於無限可能
- 随机阅读
-
- 交通被激活商业在复苏…武汉市民开始回到正常生活
- 當我們不存在台語文的讀者市場,它的書寫與發表就是一場篳路藍縷的苦行
- 國務機要費案纏訟16年除罪化後檢方不再上訴,陳水扁、吳淑珍等9人免訴確定
- 《焦慮的投資人》:危險的是,任何可能「誘發」情緒的新聞,都可能驅動今天的投資決策
- 重庆消费维权整体合力得到有效提升
- 《薩提爾自我療癒之路》:如何達到一致性表達?先問「此刻的我是否具有高自我價值感?」
- 【美劇】Netflix《睡魔》:文學與神話的交織影射,奇幻宏觀的夢境旅程
- 《文學看得開(作家篇)》:狄波頓讓你讀懂文學、哲學
- 年轻人第一份工作该不该计较工资引热议 你怎么看?
- 中國創紀錄高溫乾旱引發電荒,上海外灘暫停景觀燈,四川重慶市進入「省電模式」
- 「無餅乾時代」的聯播網廣告還有招嗎?吸睛又不惱人的「Rich Media」是解方
- 梅根接受美國雜誌採訪,談到退出英國王室:「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原諒」
- 中新苏滁高新区把好民生计量关_
- 根管治療需要回診幾次?為什麼抽完神經以後還會痛?
- 分享志愿服务故事 展示巾帼志愿者风采
- 管中閔校長上任以來的慣例?台大開學典禮「結束後」才讓學生會長、研協會長致詞
- 河南暴雨救援 这些“高科技”派上大用场
- 2022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得主:賴成英、張照堂兩位大師級的藝術先鋒,承先啟後開創台灣影像新頁
- 《CNN》選出50 種「亞洲最受歡迎街頭小吃」,越南三種代表飲食入列
- 面對眼前說要購買的客人,銷售業務一定要記得: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