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青铜时代 雅安也很“霸道”

  “商鞅变法”,霸道“胡服骑射”都是青铜在春秋战国时期进行的“改革”。由于当时处于战乱的时代各国都有统一中国的雄心,生产力在此时有了较大提高。雅安也
  最早期,霸道人们使用的青铜器物是石器、陶器,时代到了商代发展为青铜器,雅安也到了战国时期,霸道风格逐渐转变,青铜技术也日趋成熟。时代两广、雅安也四川、霸道云南等地区的青铜青铜文化,既有地方特征,时代又有中原文化的风格。
  
  青铜罍
  严道博物馆“镇馆之宝”
  
  1984年12月,荥经县广播局在修建工地的时候发现,四川省文官会个严道古城遗址博物馆先后进行四次清理,发掘出土了陶器、铜器等1500余件。青铜罍(Lei)也在其中,且作为唯一一件罍,受到了高度关注。
  罍是古代用来盛酒或盛水的器皿,《诗经.卷耳》中有这样的记载:“我姑酌彼金罍。”意思是说:“我姑且斟满酒在那青铜罍里”。金罍指的是青铜罍,说明罍是盛酒用的。罍,也是一种礼器。在古代,祭祀和打仗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正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作为礼器中的重器,罍象征着国家权力和高贵身份,在祭祀天地、鬼神和祖先等典礼场合必不可少,同时也是贵族钟鸣鼎食的高雅点缀。

青铜罍


  雅安市博物馆收藏的青铜罍,有顶盖,腰部有四耳,成两两对角。罍腰身部分以上三分之一处有鸟纹和勾连凤鸟纹,盖顶中心刻涡漩纹及变形的勾连凤鸟纹一周,这些纹饰上均镶嵌绿松石。所以,这顶青铜罍又被称为战国巴蜀镶嵌绿松石勾连凤鸟纹四钮青铜盖罍。
  罍的腹部刻有两处符号,这些符号刻在罍上,到底是什么意义?目前还没有定论。比较常见的看法有3种:
  1,巴蜀文字。其中的一些符号和象形文字很像,似乎符号所代表的就是太阳,鸟,箭等等物体。虽然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巴蜀图语是一种不能识读的文字,但是这些发现,将对巴蜀文字的破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祭祀符号。祭祀对古人来说,是一种非常崇高的仪式。上至一国之君下至黎民百姓,都对祭祀怀着崇敬之心。罍作为一种礼器,常和祭祀联系在一起,上面的符号很有可能就是专为祭祀而作。
  3,图腾。各个民族基本都有自己的图腾。也有看法认为这些不能识读的符号其实只是图腾。
  由于荥经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古代曾是“南丝绸之路”的边关重镇,也是中央政权控制“西南夷”的桥头堡和军事要塞。无论哪种看法,只能更进一步显示出荥经(古严道)在古代边区的重要政治地位。
  
  辨索鍪
  日常生活的审美结晶
  
  1972年在芦山县太平镇出土一件青铜鍪,高16厘米,口径13厘米,肩部的一侧有饰以辨索纹的圆形耳,属战国时期遗物。这件鍪同其他地方出土的鍪无论从形状还是大小来说,并没有奇特的地方。然而这件文物却在细节上显示了早期古蜀国生活中的审美情趣。
  铜鍪大约产生于春秋时期,流行于战国前后,秦以后逐渐消失。鍪有单耳,有双耳,极具巴蜀文化特征,是巴蜀的典型器类之一,对秦文化的发展有一定影响。雅安出土的鍪,腹部浑圆,底也是圆的,一只耳,并且以辨索纹装饰。

精美纹饰


  对比其他地方,雅安出土的鍪显示出浓郁的巴蜀特征。特别是用辨索纹装饰的单耳,使整个铜鍪实用又不失美观。就像现代人挑选商品,如果光实用,一部分人会买,如果光美观,也有一部分人会买,如果是既实用又美观,那么很多人都会购买。
  试想想,当一个人手持美观的辨索纹铜鍪做饭,他的心情应该也是愉悦的,因为他能在这些琐碎的事情上看到美的东西。
  一件炊具,一件有着特别花纹的炊具,它代表的不仅是铸造的技术,更是古人日常生活中对美的发现和探索。记者 江南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