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王文靜:在南極我第一次感受到,動物與人之間存在「無恐懼的天堂」

文:王文靜(品味私塾執行長)

北半球的王文夏天到了,意謂南半球進入冬天,靜南極第天上飛的次感存無,海裡游的動物的天,全部離開南極。與人其中,恐懼最大規模的王文撤退當屬1、2億隻企鵝。靜南極第每年,次感存無牠們在「故鄉」永晝結束時離開。動物的天半年後,與人再「游」回來繁殖。恐懼

「雪地之境的王文海域,怎麼有這麼多飛魚?」這是靜南極第我去南極的第一幕冰海震懾。我再仔細看,次感存無海裡飛跳的不是魚,是企鵝。牠們如在水中飛行,游泳時,腳當作舵。有一則新聞,「世界潛水紀錄被刷新,打破紀錄竟是一隻南極企鵝。 」

「企鵝明明是鳥,為何不會飛?」

到南極,完全不能把人類世界的常識帶來。

因為南極偏遠寒冷,企鵝不需要費力飛行去躲天敵,安逸久了,翅膀用不著就縮小而不能飛行。羽毛也演化出適合海中生活,如鱗片貼著身體,以減少游泳時耗費能量,讓游速更快。

地球上「不會飛的鳥」約有四十種,譬如鴕鳥及奇異鳥也是。牠們多是住在沒有太多捕獵者的環境,身體演化傾向失去飛行能力。牠們的危機也在一旦遇到新威脅,很快就滅絕。

這樣的威脅,經常來自於人類。很早以前,地球的另一端,北極曾經有過一種「北極大企鵝」。與企鵝相似,也是不會飛的鳥,行走緩慢。人類登陸北極後,牠們遭到捕殺以獲取肉、蛋,甚至作為標本收藏品。十九世紀後期,最後一對北極大企鵝在孵蛋期間被殺死,此後徹底滅絕。

人類與大地萬物,並不平等。擁有高等智慧的人類的貪婪、凶狠與自私,讓動物懼怕。從天上飛的到地上走的、水裡游的,動物始終遠遠地與人類保持距離,無一不恐懼。除了曾經的北極,與今日的南極、加拉巴哥群島。

南極_圖1-3Photo Credit: 王文靜攝影

我第一次感受到,原來,動物的初始並不怕人。原來,動物與人之間是存在「無恐懼的天堂」,那在南極。躡手躡腳,我登陸遙遠的南極洲,一根針落地彷彿會驚嚇到大地的寧靜,萬萬千千企鵝悠悠哉哉,如亙古歲月。人來,牠不管。人走,牠不理。

無有恐懼、沒有罣礙的雪地,竟讓我長期的聳肩鬆弛了,全然放下自己的身子。非常奇妙的寧靜,從眼到耳,到心。

進入南極世界,等於進入企鵝世界,看牠們浪漫的男歡女愛。相信嗎,在企鵝的世界,也用「鑽石」求婚。

夏天,企鵝回到南極是為了繁殖下一代,首先必須找到對象。人類社會確認關係是有一個求婚儀式,企鵝世界也是,當一隻公企鵝看上母企鵝後的表達,就是叼一個石頭,放在對方腳下。

如果母企鵝不理會,求婚就失敗;假若母企鵝接受石頭,公企鵝就會繼續叼石頭築巢,「蓋豪宅」孵育寶寶。

說到底,人類的鑽石,不也是一個石頭嗎?

南極_圖2Photo Credit: 王文靜攝影

三月過後,永夜將至,寒冬襲來。天上飛的,海裡游的,浩浩蕩蕩開始從南極大撤退。

最長途的不只是撤到赤道,而是北極燕鷗要飛回地球的另一端──牠們要回家繁殖。

恰與企鵝的路線相反。真是厲害的侯鳥,一天飛行五百二十公里,一個多月就能回到北極。科學家算過,累計牠們一生的遷徙約當往返月球一次。

北極燕鷗的「鳥生」,落地一個月就要長征,這長征就要越過赤道去南極。真不知道該說是,苦命,還是好命。

本文由品味私塾提供,請勿任意轉載,歡迎FB搜尋「王文靜看世界」
原標題:南極:極地大撤退 一.二億隻企鵝離開故鄉

延伸閱讀

  • 《呼吸南極》:循著達爾文的印記抵達福克蘭群島
  • 沙克爾頓爵士去世百年後,南極探險船「堅忍號」被發現完美保存在一萬呎深冰海裡
  • 南極皇帝企鵝被列為「瀕危物種」,推估到2100年將有98%因極端氣候群體滅絕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溫偉軒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