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四川四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发布春节消费提示

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记者刘铭)春节临近,川地春节餐饮、市场购物、监管旅游等行业迎来消费高峰,部门商家各类促销手段繁多,联合为让广大消费者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发布佳节,针对春节期间消费特点和热点,消费四川省成都市市场监管局、提示德阳市市场监管局、川地春节眉山市市场监管局、市场资阳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春节消费提示。监管

外出就餐多瞅瞅。部门聚餐时,联合建议选择证照齐全、发布环境卫生、消费服务口碑好的餐饮单位。预定年夜饭时,要详细了解菜品情况和规格,留心“定金”“订金”区别,在协议中约定有关事项。购买“预制菜”或“半成品年夜饭”的消费者,要注意选择规范厂家(商家)的新鲜产品,并按照保质期要求食用,尤其注意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外出游玩多看看。消费者外出旅游时,应规划旅游路线,制定旅游功略,提前了解景区情况。在网上订房时,应仔细阅读住宿标准、价格明细、使用规则等内容,可电话确认后再预订。慎重选择旅游产品,警惕低价位、低品质旅游团,避免因贪图便宜而上当受骗。

购置年货再算算。参加促销活动时,要详细了解活动规则,注意促销信息、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等,切莫因盲目追求优惠而冲动消费;网购年货时,尽量选择经营资质齐全、规模较大、信用度较高的购物平台、网店或直播间,不要被诱导性宣传迷惑,不要轻信陌生网站、不明二维码和电话,预防电信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危害个人财产安全的事件发生。

防疫选购多瞧瞧。购买药品、抗原检测试剂、医用口罩、酒精、消毒液等药品、医疗器械时,一定要选择取得相关营业执照、许可证的商家,选择包装完好和标识齐全的商品,不要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与个人商家进行交易。  

预付消费再想想。消费者办理预付卡要充分了解企业资质、实力、信誉等情况,尽量降低预付卡额度。要科学理性判断自己的实际消费需求,一次性存入金额不宜过大,尽量选择时限较短的月卡、季度卡,要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

维权途径再说说。无论是线上或线下消费,应及时向商家索取购物发票,保留线上订单记录、聊天记录、商家宣传资料等消费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先与商家或交易平台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拨打12345、12315进行投诉,或通过12315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进行维权,也可向当地相关行政职能部门、消费者组织投诉,或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理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赵英男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