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因為笛卡兒的洞見,數軸由一維邁向二維,方程式也開始更為具象化

文:蓮子水共同體

「未知」有了專屬的因為由維也開符號後,先在巴格達的笛卡洞見故事中活躍,到了十五世紀後,數軸始更促成了數學語言逐漸由華麗的維方為具詞藻轉變成符號表達,最後在十七世紀初遇見笛卡兒(Descartes),程式又有了新的象化開展。

笛卡兒很早就顯露出數學方面的因為由維也開天份,並且在當時一所頗富盛名的笛卡洞見耶穌教學校就讀,除了完成歐洲中世紀正規的數軸始更經院神學外,也接觸到了自(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開始迅速發展的維方為具天文學、生物學以及化學知識,程式但是象化在完成學業之後,卻毅然投身軍旅,因為由維也開試圖閱讀「世界這本大書」。笛卡洞見

處在天主教和新教尖銳的數軸始更對立當中,笛卡兒的軍旅生涯卻顯然缺乏宗教信仰上的忠貞,他可以聽命於天主教統帥,也可以效忠於新教將領。與其說他是一名「軍官」,不如說他是一名「觀光客」。

最後,他搬到荷蘭,開始「我思故我在」。

當時,發源於古希臘的幾何學只在建築師內流傳,發源與伊斯蘭世界的代數則是在商人間流傳,算是兩門獨立的學科。但是,開始思考的笛卡兒試圖將代數問題以幾何的方式表現出來。他的《幾何學》(La Géométrie)也成為數學史上的里程碑。因為這本書,從此拉丁字母x成為數學中的未知數,也廣泛地成為未知的代表符號。

後來,為了將方程式以圖形的方式表示出來,平面座標開始流行,並且以笛卡兒的名字開始命名,稱為「笛卡兒座標」。(下面這部影片介紹笛卡兒座標)

因為笛卡兒的洞見,數軸由一維邁向二維,方程式也開始更為具象化。

然而,數學上的理性思考雖讓笛卡兒獲得心靈上的穩定踏實,外部世界的紛紛擾擾卻不時困擾著想要平靜的笛卡兒——尤其是在荷蘭出版一本書後,他卻聽到有類似想法的伽利略在義大利接受宗教審判的消息。

雖然避免公開發表自己的意見,但是笛卡兒的「理性思考」還是引來各式各樣的攻擊,最後,只能離開荷蘭,逃到瑞典,成為瑞典女王的座上賓。但是,對於笛卡兒而言,瑞典是「熊的國度,位在岩石與冰塊之間」,不習慣當地生活的他,染上肺炎,終於「孤獨地走向黑暗」,得年54歲。

笛卡兒對世界的影響並不局限於解析幾何,他的思維方式也對西方哲學發展造成巨大影響,尤其是他對「自我」的思考,讓讀者感覺自己彷彿就位在xy座標系的中心,對「自我觀點」的信心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因為笛卡兒和他的思維方式,讓歐洲人分析事情的方式開始從「接受到神的指示」轉變為「自我的理性思考」,最終開啟了西方哲學崇拜「理性」的「理智精神」。只是,這樣的思維方式,不免讓「人的情感」若有所失,所以中文的網路世界,才有「笛卡兒之心」的故事流傳開來吧?

如果對照笛卡兒傳記作家的敘述,這顯然是一段虛構的愛情故事,不過因為笛卡兒的名氣,所以很多人會信以為真吧?但是,純數學的世界原就是符號虛構出的系統,因此,也不需要過於苛求「笛卡兒之心」所虛構出的浪漫吧?

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