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國史館發表首批「蔣中正日記」,蔣萬安:盼公布完整內容、尊重不同聲音

首批蔣中正日記出版,國史館發公布國史館長:可視為社會和解進步表徵

(中央社)歷經10年纏訟,表首不同59箱「兩蔣日記」等文物原件重返台灣,批蔣國史館今(31)天發表「蔣中正日記(1948-1954)」新書,中正尊重國史館館長陳儀深表示,日記今天在國史館發表第一批出版的蔣萬「蔣中正日記」,也許可以視為一種社會和解、安盼進步的完整表徵。

另外,內容近來中正紀念堂轉型再掀話題,聲音陳儀深也藉此機會呼籲,國史館發公布轉型正義是表首不同經過朝野討論、制定法律所肯認的批蔣價值,實現過程如果有粗糙的中正尊重地方可以檢討改進,但反省過去的日記缺失是為共同未來,總統蔡英文強調的轉型正義是帶著和解意涵的轉型正義,對於中正紀念堂的轉型也是這樣,並不是沒有思考、不是沒有方案,而是等待更成熟的機緣。

陳儀深認為,這件事不應該是蔡總統一個人的事,藍綠雙方的中道力量如果能夠承擔責任、勇敢發出聲音,共同來促成,相信不久的將來就可以得到解決。

陳儀深下午在國史館新書發表會表示,從中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蔣方智怡開始,許多擁有各自持分的家屬陸續同意捐贈給國史館,2023年7月美國法院的判決,就只要求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要將2005年所寄存的文物全數交給國史館,他要代表國史館,向有權繼承的家屬致敬致謝,沒有這些捐贈,兩蔣文物整理、日記出版,無法走到今天進度。

陳儀深說明,2023年9月14日中午12時18分,59箱兩蔣文物回到國史館,目前審編處正在逐件檢視做比較細的編目,也會盡快就年代久遠造成的破損進行專業修復,原版日記也將陸續數位化,以延長日記原本壽命並便利日後各界應用。

陳儀深提到,預計2024年3月開始於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提供目錄檢索及影像閱覽服務,然後每季開放6個年度之整編成果。此外,修纂處也正在緊鑼密鼓針對「蔣經國日記」做校訂與註解,今(2023)年年底會先出版1970年至1979年的「蔣經國日記」。

陳儀深透露,日前媒體問他過去閱讀蔣中正日記的經驗,他說態度是有功說功、有過說過,也建議社會不要停留在0分與100分的兩極化立場,他的態度不是一廂情願道德呼籲,而是仔細讀過日記並放在時代背景脈絡理解。

陳儀深舉例,在讀1958年八二三砲戰經過的日記,發現8月21、22、23 日蔣中正在總統府和美國國務卿杜勒斯3次會談,產生「蔣杜聯合宣言」以後,隔了1天(週五),那個週末蔣中正就帶著「武勇二孫」去日月潭渡假了。

陳儀深解釋,這個意思就是,八二三砲戰不只是軍事較量,也包括政治上的互相試探,「蔣杜聯合宣言」顯示美中台3方的某種均衡狀態,顯然美方不支持蔣先生反攻大陸,但也很認真幫忙防衛台澎金馬,這時候蔣先生鬆了一口氣,具體的行為就是帶著兩個孫子去日月潭渡假。

陳儀深表示,今天是10月31日,雖然是蔣中正的生日,但這個時間點是配合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的出版時程和要求,不是國史館選定,而他也覺得無須刻意避諱。

蔣萬安:盼公布完整內容、尊重不同聲音

(中央社)國史館今天發表前總統蔣中正日記,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之前在美國工作時看過一部分,希望完整公布內容、呈現歷史原貌,讓各界都能翻閱,他也尊重民主社會不同聲音。

蔣萬安今至市政會議頒獎給亞運績優選手,會前接受媒體聯訪,被問及國史館今舉行「蔣中正日記(1948-1954)」新書發表會。

蔣萬安表示,之前兩蔣日記存放在美國史丹福大學,他在美國工作時有進去看過,不過時間有限,只看了部分。

蔣萬安說,希望國史館今天公布日記能完整呈現內容及歷史原貌,讓國人與各界都能翻閱;而台灣是民主社會,他尊重各種不同聲音。

另外,媒體提問議員考察大巨蛋發現缺失仍多,且周邊居民也擔心交通等問題。蔣萬安表示,遠雄與體育局有逐條記錄議員意見並調整,遠雄也會視11月測試賽的結果優化場地。

蔣萬安指出,交通局與體育局有到大巨蛋周邊實測交通,請遠雄與棒協在亞錦賽前提出交通因應措施。

蔣方智怡:無意為蔣公辯白,但當時以他的條件已屬不易

(中央社)國史館今天舉辦「蔣中正日記(1948-1954)」新書發表會,中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蔣方智怡說,蔣公不是完人,當時以他的條件能夠外抗日本,內拒共黨,已誠屬不易;蔣家後人蔣友松、蔣友柏、蔣友青也現身發表會。

歷經10年纏訟,59箱「兩蔣日記」等文物原件重返台灣,國史館今天舉行「蔣中正日記(1948-1954)」新書發表會;這也是兩蔣日記資料回到台灣後,首批出版的蔣中正日記。

蔣方智怡下午出席國史館發表會並接受贈書。很少在媒體曝光的蔣家後人蔣友松、蔣友柏、蔣友青也現身發表會,成鎂光燈焦點。

蔣方智怡致詞表示,身為蔣家家屬,她很欣慰,經過數十年,日記終有歸屬並出版,相信這批重要的歷史文物,將開啟中國近代史的重新研究,並填補修正中國近代史空白。

蔣方智怡說,蔣公從青年時期,就用毛筆寫了50多年日記,他的精神令人讚佩,他的貢獻無人可比,不論從任何角度,蔣公日記是歷史重要的檔案之一,是民國文物無價瑰寶。

她說,長期以來有部分偏激人士攻擊蔣公對台政策,但台灣是1895年馬關條約由清朝割讓給日本,直到1945年日本向盟軍投降,10月25日由蔣中正派員接管台灣,開啟台灣走向自由之路。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