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北大教授称中小学教育把人修理成考试机器—新闻—科学网

作者:梁艳燕 朱亚玲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3-10-7 9:45:10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北大教授称中小学教育把人修理成考试机器

北大教授郑也夫。北大把人网络资料图片

中国12年中小学教育把人修理成考试机器?日前,教授教育广州举行首期广州教育大讲坛,称中成考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郑也夫作为讲坛主讲人之一,小学修理学网分析了中国教育的试机现状。 郑也夫把中国中等教育(小学教育之后、器新大学教育之前)的闻科现状比作压缩饼干,“学生的北大把人天赋和能力参差不齐,教育机构的教授教育做法往往是上压下提。即成绩好的称中成考学生会被限制,而成绩较差的小学修理学网学生会被逼迫去学习,出现了伺候分数的试机现象”。 “获得诺贝尔奖的器新中国人,没有一个在大陆受过中小学教育”,闻科他甚至认为在中国受过12年中小学教育的北大把人人,即使进入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也不会获诺贝尔奖,因为12年的中小学教育把人修理得已没有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是一个考试机器”。 郑也夫列举了德国的教育模式,认为其值得借鉴。德国采用三轨制,在小学四年后学生分流成三种不同的中学: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和文科中学,各占1/3。其中只有文科中学的学生才会走进大学,而主体中学和实科中学的学生都会进入职业学校。而德国的职业学校与大学没有地位上的优劣之分。 然而,郑也夫也指出,中国要学习德国的分流模式还有很大障碍,首先是中国的职业教育办得不好,与高等教育地位悬殊太大。其次全社会都存在学历竞赛。 (原标题:12年中小学教育把人修理成考试机器) 更多阅读 【科学时报】乔新生:中国教育不是美国的榜样 科学时报:大学有必要与中小学开展合作 杨叔子院士:取消文理分科 要先改革高考及中小学教育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