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祖先的祖先哪里来?院士助力科学名篇赏读
我是人类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灵魂三问”,也是祖先助力千百年来人类不断追问自己的终极问题。1859年,先里达尔文的院士《物种起源》出版,震撼世界,科学从此开启了对这一问题的名篇“科学回答”。作为《物种起源》中文版的赏读译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人类进化古生物学家舒德干院士沿着达尔文的祖先助力道路继续探索生命的起源和人类的起源,在国际学术界取得了公认的先里成果。5月10日,院士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科学“当科学与艺术相遇——科学元典名篇赏读沙龙”上,舒德干院士以通俗易懂的名篇方式讲述了《物种起源》的核心思想及其主要谜题,引领观众走进一场探索生命起源奥秘的赏读神奇之旅。 作为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及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人类特别策划内容,本次活动聚焦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以新颖的形式、丰盛的内容彰显了本届科技活动周“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的主题。科学元典是科学史上历经时间检验的不朽之作,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永恒灯塔。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爱因斯坦的《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等,每一部经典的背后,都是人类思想大海掀起的波澜,回响不绝。在沙龙上,舒德干院士不仅讲述了自己在加拉帕戈斯群岛重走达尔文之路、翻译《物种起源》的切身体会,还与“科学元典丛书”主编任定成教授,与音乐美学家周海宏教授展开对谈,促成科学与艺术的激情碰撞。 除了醉心科学,达尔文也非常热爱艺术。据舒德干院士讲述,达尔文从小喜爱音乐,尤其是莫扎特和贝多芬作品。他在朗读莎士比亚作品时感到极大的愉快,还喜欢版画。科学与艺术的互相交融和促进,在科学伟人达尔文身上再次得到生动的验证。达尔文所处的时代,正值欧洲工业革命的鼎盛时期,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科学突破和艺术成就。周海宏教授和任定成教授,分别从音乐、文化,以及科学的角度,讲述了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与那个时代的科学状况和社会特点,分享科学和音乐对世界的理解异同,畅想福楼拜“科学与艺术最后在山顶相遇”的神奇预言。著名管风琴家、羽管键琴演奏家沈凡秀介绍了管风琴与羽管键琴的发展,并与青年长笛演奏家刘晔合奏演绎巴赫为长笛与羽管键琴而作的《g小调奏鸣曲》(BWV 1020快板)。此次沙龙由国家大剧院、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共同主办。
- 最近发表
-
- 南谯区总工会精准送岗促就业_
- VR沈浸式展覽《無法離開的人》:直面白色恐佈,半世紀前的受難者「如何讓更多人看見」?
- 強大的「梵天天鵝之乘」:船隊出巡始於素可泰王國,泰國皇船承載著歷史與榮耀
- 拜登公布影片宣布競選連任,呼籲選民給他更多時間:「讓我們一起完成這項工作」
- 评论:“讲排场”“搞内卷”违背了校运会的初心
- 【2023金穗影展】大師如何成為大師:《瘋狂富作用》導演魯本奧斯倫,旁觀他人危機的影像實驗
- 【美劇】Netflix《怒嗆人生》:全劇充滿政治正確、說教感重,編導根本沒有拍藝術片的才能
- 學醫難,難在什麼地方?
- 江苏南京:抽检夏季冷冻饮品210批次 合格率100%
- 【專訪】台灣奧美集團創意長龔大中:我相信創意可以改變世界,而我的工具就是廣告
- 随机阅读
-
- 农业农村部,快速整合乡村振兴职能
- 【影評】《恐怖行星》:恐龍加上外星人的設定新穎,劇情深度卻令人啼笑皆非
- 【小說】臥斧《我從前認識的某個人》選摘:那股刺痛,是大家全都不提幼時往事的原因
- 費時30年復育,泰國動物園成功孵化亞洲第一隻人工飼養亞洲天鷲
- 医生“垫”的三千元被送还 患者家属:做人就要懂得感恩
- 《華爾街日報》:美歐盼中國助俄烏止戰;俄軍承諾提供彈藥,瓦格納集團暫不撤出巴赫姆特
- 為期3年反聖嬰結束、聖嬰現象將至,氣象專家鄭明典:靠颱風解旱機率更低
- MLB引進「投球時鐘」:時間壓力不僅沒有毀了棒球,還讓比賽更好看
- 一“码”可追溯 南京对电动自行车实行赋码管理
- 首次同時拍攝黑洞吸積流及強大噴流,中研院跨國研究登《自然》期刊
- 香港各大學校長薪金豐厚,最高年薪逾900萬港元
- 淺談哲學輔導:以理性面對面對人生問題的輔導方式
- 5校登记入学计划招生420人
- 《又一個時代》:「如果」的重要,陳冠中給香港人的史識與開示
- 蘋果Q1財報優於預期,iPhone首季營收同期新高,Q2聚焦匯率與總體經濟
- 淺談被大眾誤解的香港金像獎:為何《給十九歲的我》拿下最佳電影不算爆冷?
- 投近5万单注中2.2亿巨奖:“孤注一掷”难符常理,公开才能挽回公信力
- 《那個男人》:為甚麼我不敢告訴你我是誰
- 單是第一集裡對「死亡恐懼」的描寫,便足以說明為何《進擊的巨人》是部神作
- 你是為「非天選之人」打造風口浪尖的「造浪者」職人嗎?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