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视频赚钱?小心是套路
导读 “边刷视频边赚钱”“轻松日赚百元”……近期,刷视在部分短视频平台、频赚社交媒体平台上经常能看见这样的心套广告语,推广一些号称可以通过刷视频赚钱... “边刷视频边赚钱”“轻松日赚百元”……近期,刷视在部分短视频平台、频赚社交媒体平台上经常能看见这样的心套广告语,推广一些号称可以通过刷视频赚钱的刷视APP。刷刷视频就能赚到钱,频赚看上去颇有吸引力,心套但其中套路不少:有的刷视宣传用语极尽夸张,根本无法兑现;有的频赚在提现过程中设置了许多门槛;甚至有些不法分子制作非法APP,借此设局欺骗消费者。心套 记者在一些应用商店找到多款号称可以“刷视频赚钱”的刷视APP。用户只需通过积累视频观看时长、频赚完成任务、心套邀请新用户等方式,就可以获得“金币”等各种名目的代币,进而提取相应数额的现金。但对几款APP试用后,记者发现,积累代币、提取现金的过程存在诸多障碍,而且提现门槛比较高。比如一款APP宣称“轻松赚钱, 提现秒到账”,可是当记者打开提现页面却发现,APP设置了多个档位的提现门槛,账号上的现金要达到一定的数额后方可提取,即使最低一档也需要积累大量观看时间。 河北读者梁先生曾使用过某APP,通过观看视频积攒了几元钱。当梁先生尝试提现时却发现,需要凑足15元才能提现。“观看视频攒下的‘金币’很有限,要想凑足15元,还要再花不少时间精力看视频,或者参与五花八门的‘活动’。为这么点钱付出过多时间精力,太不值得了。”梁先生说。 除了数额门槛,还有些APP要求用户达到一定等级,或积累代币以外的其他道具方可提现。但这些要求在APP的宣传推广广告中只字未提,不少消费者下载后直呼上当。 还有的APP设置了“邀请好友得现金”“降低提现门槛”等条件,鼓励用户“拉人头”。比如,某款APP活动页面上“邀请1位好友立得40元”几个大字十分醒目,后面却用小字标注“最高”。细读规则才发现,原来这40元并不是邀请好友后立即可得,还需要新用户在若干天内连续观看视频。山东读者魏先生说:“设置了这么多的限制,怎么还能说是‘立得’呢?按它的要求,这40元得看多少小时的视频才能得到啊。” 记者了解到,有些运营主体不明的APP借助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传播,诱导用户充值消费,令不少用户上当受骗。 江苏读者江女士下载过一款APP,广告宣传上说的回报率看起来相当高,可是每天能免费观看的视频数量有限,需要充值才能解锁权限,看更多的视频。“我算了算,虽然需要充值,但通过刷视频获取现金,很快就能回本。可充完钱后我却发现,APP里的‘账户余额’根本无法提现。向平台投诉也一直没有反馈。”江女士说。 “这种业务模式涉嫌不实宣传和欺诈,而且存在诱导消费者的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沈括说,有关部门应予以关注,及时填补监管空白,建立有效的投诉举报机制,积极响应用户投诉,保护用户的权益。同时,平台也应加强风险提示,及时告知和建议消费者、用户注意相关风险。“还可以建立黑名单制度,将不良服务提供者纳入阻断的范围。”吴沈括建议,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发布典型案例、风险提示等方式,提醒公众重视和防范这类风险。 广东读者江华表示:“经过多轮打击整治,一些骗取钱财的非法APP在应用市场上已经销声匿迹。但有些则转换跑道,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以‘拉人头’的方式隐匿传播。对于这种来源不明的APP,消费者要小心防范,尤其是涉及充值时,更应该谨慎对待,以防上当受骗。”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京市推出20条登记注册品质服务举措
- 价值3900万加油卡不翼而飞?竟是粗心司机不小心“顺走”了
- 小区物业称地震不准下楼?业主澄清
- 花18888元“代放生”甲鱼,就能“求个心安”?如今放生行为已背离初衷
- 湖北销毁2500多万元侵权假冒伪劣商品
- 成都母亲遇地震用身体护宝宝
- 外媒:欧盟国家就能源价格问题艰难寻求共识
- 嘉定区曹联支路一家单位发生火灾 所幸无人员伤亡
-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
- 怎样才能第一时间入手iPhone 14?今年不妨试试外卖平台
- 云南疫苗龙头“美女董秘”被查
- 酒商网购70箱酒到货迟迟未送,原是被物流公司员工讨薪扣留!物流公司报案无果让顾客起诉解决
- ESG评级应加强对企业风险治理能力的关注|解码中国ESG评级
- 震中磨西镇居民:客栈滑到悬崖边
- 北京一男子连续20天玩游戏441小时,被游戏运营商永久封号
- 阿迪达斯出价10亿美元收购Yeezy,但侃爷正和品牌决裂
- 喜报丨热烈祝贺伟业计量成功申报国家二级标准物质
- 江苏,男子花38元圆残疾妻子婚纱梦,买家秀20万+评论让人破防
- 四川地震,监控下的老师冲向孩子,哥哥拉着弟弟奔跑,让人动容…
- 新一轮中美博弈,核心不是经济贸易竞赛,科技战才是真正的主战场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