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甄子丹的武術指導高峰?不是《葉問》,是《導火線》!

文:禾馬(終日沉醉於哲學、甄丹電影、武導高導火威士忌之間的葉問普通人)

《葉問4》將於2019年上映,而《葉問外傳:張天志》將會不日上映。甄丹雖然今年《葉問》電影系列踏入10週年(同時是武導高導火漫威電影系列第一部作品《鋼鐵人》10週年,2008年可是葉問傳奇的一年),不少人認為《葉問》電影系列的甄丹走勢似乎無法貼近當初帶動的叫座力。然而,武導高導火我們普遍認同《葉問》為甄子丹帶來他電影生涯的葉問高峰,同時承認他45歲才迎來高峰算是甄丹有點遲。若然以武打場面為評論重點,武導高導火《葉問》故然不錯,葉問卻不是甄丹甄子丹的高峰。其實「哪部電影才是武導高導火甄子丹的武術指導高峰?」是個自討苦吃的問題。何為武術指導的葉問高峰?有可能只選出一部電影作為高峰嗎?有限篇幅內實在難以完整交代出甄子丹武打生涯的發展。

甄子丹金像金馬最佳動作設計往績

若然討論的大前提是將焦點集中於作品的動作設計而論,我們則可以通過甄子丹作為動作指導導演在歷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簡稱:金像獎)及金馬獎的成績,作為一種參照。甄子丹在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有8次提名,4次得獎;而金馬獎則有5次提名,3次得獎,成績彪炳。當中《千機變》及《導火線》是金像、金馬雙料得主,金像獎的其餘2次則是《殺破狼》及《一個人的武林》,而剩下最近一次的金馬獎作品則是《武俠》。筆者在此強調,雖然名義上甄子丹均沒有擔任葉問電影系列的動作指導(由洪金寶、袁和平擔任),但他實際上必定有參與動作指導。而《葉問》及《葉問2》均是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得主。至於《千機變》,筆者暫時按下不表,轉而將焦點放在《導火線》身上。「馬軍」這個角色正是甄子丹的武術指導高峰!

馬軍的前世今生

2007年的《導火線》是2005年的《殺破狼》的前傳,均由葉偉信執導,甄子丹主演。前者講述馬軍(甄子丹 飾)在《殺破狼》中和陳國忠(任達華 飾)及王寶(洪金寶 飾)遇上前的事(他們三人順序分別是七殺、破軍、貪狼,統稱「殺破狼」)。兩部電影相比,《殺破狼》彌漫出較灰沉的氛圍,著重殺破狼之間的宿命及衝突;《導火線》則散發剛烈、明快的節奏,著重馬軍的打鬥原則及武打場面。雖然早於《殺破狼》甄子丹已經下定決心要做出港產動作片史中前所未見的動作場面,故用上柔道、合氣道、散打技法、於MMA賽事常見的各類擒拿摔角等元素於動作設計中。《殺破狼》不但塑造出獨特的打鬥風格,同時具備極高的臨場感,亦製造出兩場經典打鬥,包括馬軍與身穿白衣白褲的殺手阿傑(吳京 飾)於後巷的打鬥,以及片尾馬軍對王寶那一場。然而,《導火線》將以上的元素提升至更密集、更高速的程度,將馬軍火爆的性格,以及甄子丹武打強調的寸勁發揮到極致。

《導火線》主要武打場面有兩個,分別就是甄子丹對越南幫三弟阿虎(行宇 飾)及對越南幫二弟Tony(鄒兆龍 飾)。這亦是甄子丹特意找來有少林寺根底的行宇,以及由美國回港、有洪家班武師底子的鄒兆龍的主要原因(不要忘記幕後的武術指導團隊同樣不簡單,包括谷垣健治、John Salvitti、下村勇二、嚴華)。甄子丹指出要找武術底子深厚的演員做對手,才能夠拍出真正紮實而逼真的動作片。甄子丹於《導火線》製作特輯中提到,他主要考慮如何造到極高的臨場感。每組動作都要在「套招」和「真打」之間拿捏一個恰到好處的程度,否則會做成缺乏壓迫感或不小心重創對手演員,這兩種不願得到的結果。

《導火線》武打設計:甄子丹vs行宇

螢幕快照_2018-12-13_下午3_31_09

在《導火線》頭幾分鐘,甄子丹就上演一小段打鬥場面(03:55-04:13),先用體落,再以腕挫十字固(Arm Bar)制服古天樂,立即為電影定下節奏明快、埋身搏鬥的風格。而第一場主打場面由甄子丹對行宇(59:00-01:00:10)。這一場由甄子丹避過行宇凌空飛踢開始,甄子丹主動用一連串由側踢、刺拳、勾拳、膝撞組成的組合技,之後一次膝撞重創行宇(59:20),並以一拳命中行宇頭部(59:38),令他失去知覺自衛。

《導火線》武打設計:甄子丹vs鄒兆龍

另一場就是甄子丹對鄒兆龍的重頭戲(01:15:40-01:23:15)。一開始鄒兆龍以一連串肘擊搶攻,完全被動的甄子丹只能夠保持防禦,直至把握到鄒兆龍一次側踢機會,用上抱腿背負投,順勢力壓對方於地面進行膝撞,再進行腕挫十字固(Arm Bar)。雖然對方很快逃脫(《殺破狼》的洪金寶及這集的古天樂也未能輕易逃過這招),但甄子丹很快藉著拉扯鄒兆龍的衫領成功做到三角絞(Triangle Choke)短暫制衡對方(01:16:45)。但最終鄒兆龍將甄子丹整個凌空抱起,二人由二樓同時墜落至地面。

螢幕快照_2018-12-13_下午3_32_12

下半部分的打鬥由雙方互相使出勾拳開始(01:18:05),互有命中。之後甄子丹用上飛膝卻被鄒兆龍擋下,而且被肘擊。其後出現一個筆者認為頗為可惜的剪接漏洞,當甄子丹帥氣地用後腳凌空飛踢命中鄒兆龍後,對方竟然沒有彈開,卻絲毫無損地發力以飛肘擊中甄子丹後頸(01:18:44)。鄒兆龍一連串的肘擊都命中對方後似乎令自己佔盡上風,比起鄒兆龍自鳴得意的微笑,甄子丹愁眉深鎖地流著鼻血。接下來甄子丹接連使出內卷込(01:19:36)、支釣込足(01:19:41)、巴投(01:19:44)、背負投(01:19:47),充分利用對方的外套使出連續的柔道技術。甄子丹成功由下風變成上風的主因在於,清楚知道,自己一直受制於對方強勁的肘擊(而肘擊只可以短距離內使用),故利用自己擅長的柔術反擊,令對方自願方棄埋身打鬥。甄子丹乘勢追擊,先後再使用腳鎖(01:20:42)、抱軀幹摔跤(Duck Back Arch,01:20:55)、以及兩次裸絞(Rear Naked Choke,01:21:16及01:22:38)結束這場經典打鬥。

在正式的MMA賽事中,選賽者故然不能夠穿著外套或任何上衣,所以甄子丹能否如電影中扭轉局勢仍然存疑。然而,這正好體現出甄子丹於《導火線》的用心:要在真實的街頭巷尾中打出MMA賽事中常見的技法,包括巴西柔術、柔道、拳擊、摔跤,以及MMA迷常見的絞技及窒息技(Arm Bar, Triangle Choke, Rear Naked Choke)。在如此用心而富創意的動作設計下,加上一眾高水平武術指導團隊及武打演員,以及對整個港產武打片的影響,稱《導火線》為甄子丹的武術指導高峰,實不為過!由於篇幅有限,筆者無法繼續分享甄子丹作為動作指導的鏡頭運用。甄子丹及鄒兆龍多次提到精妙的用鏡直接令觀眾感受到武打演員打鬥期間的切實痛楚。或許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

責任編輯:歐嘉俊
核稿編輯:王陽翎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