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大熊猫赴新加坡的“前世今生”

  22年前 “安安”“新兴”短暂停留新加坡100多天

  22年后 “武杰”“沪宝”将在新加坡生活10年

 

  9月5日,前世今生大熊猫“武杰”和“沪宝”将从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启程前往新加坡,大熊开始它们为期10年的猫赴旅居生涯。

  其实,新加这已经不是前世今生大熊猫第一次到新加坡了,早在22年前,大熊1990年中新建交时,猫赴新加坡万礼动物园曾向中国借了“安安”和“新兴”两只雄性大熊猫,新加在当地逗留了3个多月。前世今生大熊猫早已成为中新友谊的大熊友好使者。

  昨(30)日,猫赴记者采访了当初护送大熊猫“安安”、新加“新兴”到新加坡的前世今生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兽医专家汤纯香,大熊他向记者讲述了大熊猫赴新加坡的猫赴“前世今生”。

  22年前

  “安安”“新兴”赴新加坡传递友谊

  1990年10月,中新两国正式建交,“安安”和“新兴”赴新加坡展出3个月。

  “当时,我和时任蜂桶寨保护区管理所所长的王开礼一起,护送‘安安’和‘新兴’到新加坡。”汤纯香介绍。在他的记忆中,选择大熊猫的标准很简单,只要身体健康、形象好看就可以了。“不过一只漂亮的大熊猫,眼睛黑区不能太大,而且要呈两个短八字,耳朵黑区也不能太大,黑白界限要明显,圆头圆脑,嘴巴长短适中。”汤纯香说,当时,研究中心共有10多只熊猫,经过比较,最终选中了活泼乖巧的“安安”和“新兴”。

  其实,大熊猫“安安”和“新兴”都来自大熊猫故乡夹金山麓。“安安”于1986年10月由宝兴县盐井乡的两位村民救回后送到蜂桶寨保护区管理所,那时,由于“安安”肚子里的蛔虫较多,加之缺乏营养,只有5.5千克重,如果不及时抢救,“安安”将难以存活。

  于是,兽医和饲养员昼夜不断地为“安安”增加营养、灌喂驱虫药,使它在短时期内转危为安,健康成长。而“新兴”则比较调皮,它最喜欢的就是爬树。

  “新加坡是一个开放热情友好的城市,大熊猫在新加坡非常受欢迎。”汤纯香说,1990年9月30日,大熊猫“安安”和“新兴”正式亮相新加坡万礼动物园。虽然动物园已经明确规定每人每次只能观看3至5分钟,且提高了门票价格,但是每天前来一睹大熊猫风采的游客还是络绎不绝,游客数倍增长。同时,以大熊猫为图案的纪念邮票价格也一涨再涨,大熊猫纪念品供不应求……新加坡掀起了一股熊猫热。

  汤纯香表示,由于这是大熊猫第一次在东南亚地区展出,除了新加坡本地人外,大熊猫“安安”和“新兴”还吸引了新加坡周边国家的人前往新加坡观看大熊猫。

  虽然“安安”和“新兴”只在新加坡待了短短3个多月时间,但是,新加坡动物园仍为它们的到来作了充分的准备,专门装修了熊猫馆。“由于新加坡属于热带地区,当地气温特别高,而大熊猫又特别怕热。因此,新加坡方面特别为大熊猫在室内展厅装了两个大空调,使室内温度保持在18℃左右;室外展厅的顶棚则是敞开的,以便于大熊猫呼吸新鲜空气。”汤纯香说。

  即便是这样,“安安”和“新兴”还是用了一个多月才适应。“因为它俩水土不服,吃不惯新加坡的竹子。”汤纯香说,新加坡的竹子与四川这边的味道不一样,两个小家伙一开始怎么也不肯吃,于是,新加坡就开始在周边地区寻找新的竹子品种。最后,还是马来西亚的竹子比较符合大熊猫的胃口,于是,动物园就专程从马来西亚进口竹子给大熊猫吃。

  1991年元旦,是大熊猫“安安”和“新兴”在新加坡展出的最后一天。虽然当天艳阳高照,但是仍然有很多游客从四面八方来到动物园,与“安安”和“新兴”道别,人们对大熊猫表现出了依依不舍、难舍难分的感情。

  22年后

  “武杰”“沪宝”再续前缘

  大熊猫回国了,但是新加坡民众对大熊猫的热情从来没有减少过。汤纯香说,十多年来,新加坡一直希望有新的大熊猫能够到新加坡开展合作,直到2009年,我国才正式与新加坡签订相关协议,此后,经过4年多的充分准备,9月5日,大熊猫“武杰”和“沪宝”终于将启程赴新加坡,进行为期10年的大熊猫国际科研交流合作。

  今年8月1日起,大熊猫“武杰”和“沪宝”就开始了严格的隔离检疫,为赴新加坡做好准备。

  “武杰”(新加坡征名为“凯凯”),雄性,出生于2007年9月14日,初生体重为152.8克,母亲叫“晔晔”,父亲叫“武岗”。目前,“武杰”的体重为111千克,身体健康,性格活泼外向,性情温顺;“沪宝”(新加坡征名为“嘉嘉”),雌性,出生于2008年9月3日,初生体重为139.8克,母亲名叫“竹韵”,父亲叫“园园”。目前,“沪宝”体重为111千克,身体健康,活泼好动,喜欢爬树。

  8月28日上午,在雅安碧峰峡基地,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兽医专家与来自新加坡野生动物保育集团的专家一起,为“武杰”和“沪宝”做了出发前的全身体检。

  汤纯香说:“经过一系列的全面体检,‘武杰’和‘沪宝’十分健康,不仅体格健壮而且发育良好。”

  另一方面,为了迎接两只大熊猫的到来,新加坡野生动物保育集团在河川生态园园区内建造了一个约1600平方米的熊猫馆,包含室内兽舍与室外活动场。馆内的温度全年都将设定在摄氏18到22度之间,相对湿度则维持在50%到60%之间,并模拟大熊猫在自然生态中的四季变化。

  汤纯香告诉记者,为了欢送两只大熊猫,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并按照惯例为两只大熊猫准备了1个星期的食物,其中有竹子、窝窝头、水果等。

  “大熊猫的适应能力非常强,一般一周左右就能适应当地的食物了。因此,我们会在前期喂大熊猫吃家乡的食物,并慢慢掺入新加坡的食物。”汤纯香说。首席记者康君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