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西黄丸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二)

3.3 调节免疫功能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西黄西黄丸可提高癌症患者的化学机体免疫功能。史中强应用西黄丸联合化疗可显著改善宫颈癌晚期患者术后的成分免疫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分析游红等通过西黄丸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癌痛患者疗效显著,及其究进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抗肿西黄丸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瘤药理作宫颈癌术后患者,用研可增强临床疗效,西黄提高患者免疫力,化学下调肿瘤标志物水平。成分另有实验研究发现,分析西黄丸可提高荷瘤大鼠外周血IL-2、及其究进IFN-γ水平及CD+3、抗肿CD+4、瘤药理作B7-1含量,增强免疫清除功能,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3.4 阻止肿瘤侵袭转移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是癌细胞获得侵袭转移的先决条件,是肿瘤进展和侵袭转移过程的基本病理现象。研究发现,西黄丸能抑制小鼠Lewis肺癌和B16黑色素瘤的肺转移,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另有研究发现,西黄丸含药血清能抑制SW480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并显著降低锌指转录因子Snail 和波形蛋白等EMT相关的基因mRNA表达。

3.5 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

西黄丸组分中药和西黄丸均可抑制肿瘤微环境中Treg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表达,抑制了肿瘤微环境中Treg细胞增殖,减少Treg细胞数量,改善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状态。西黄丸还可通过上调MEK 1/SEK 1/JNK 1/AP-1信号通路促进乳腺癌4T1小鼠微环境中Treg细胞凋亡。另有研究发现,西黄丸能够抑制荷瘤小鼠机体VEGF、MMP-9的含量,抑制免疫抑制性细胞MDSC及Treg的表达,逆转肿瘤迁移微环境的形成。西黄丸可提高荷瘤大鼠IL-2、IFN-γ水平增强免疫清除功能,降低IL-6、IL-10、TGF-β水平,减少形成免疫抑制微环境的相关炎性因子,呈现出逆转肿瘤免疫逃逸的趋势。

3.6 逆转肿瘤多药耐药

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一直以来困扰着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如何逆转多药耐药是当下肿瘤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发现,西黄丸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逆转三阴乳腺癌多药耐药株MDA-MB-231/ADM的耐药性,从而增强耐药株对化疗药物ADM的敏感性,与化疗药物ADM联用后产生协同增效作用。葛倩等研究发现西黄丸含药血清可体外逆转结肠癌耐药细胞株HCT-8/V和HCT-116/L的耐药性,可能与下调耐药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李桂芝等研究发现西黄丸含药血清可逆转BEL-7404/Adr细胞和HepG2/Adr细胞的耐药性,其耐药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多药耐药蛋白P-gp表达相关。

3.7 其它方面

研究发现,西黄丸能够增加大鼠血清中孕激素的含量,降低GnRH和E2的含量,说明西黄丸能够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相关激素水平。百令胶囊联合西黄丸可有效降低Ⅲ期乳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和雌激素水平,以及降低ER、MMP-9的表达。

4 小结与展望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癌症的治疗虽然取得很大进步,但同时给机体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伤,而中医药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多靶点、不易耐药的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西黄丸作为一种抗癌经典名方,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西黄丸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侵袭和转移、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及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等方面也发挥抗肿瘤的作用。中药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多靶点和不易耐药的优势。但其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研究较少,物质基础研究不够明确,作用机制研究又较为薄弱,多集中于对某种单一的可能抗肿瘤机制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另外,西黄丸对不同类型癌症的特异性治疗方面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相信未来通过广大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的不懈努力,发挥中医药抗癌的优势所在,会进一步揭示西黄丸防治肿瘤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华中医药学刊》2021年3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标志物雌激素细胞生长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