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搜题等同作弊 App叫停后如何整改
近日,拍照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搜题对加强教育App管理,等同推动与“双减”政策衔接提出明确要求。通知提出,作弊对于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停后影响学生独立思考、何整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拍照不良学习方法的作业App,暂时下线。搜题整改到位并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等同方可恢复备案;未通过审核的作弊,撤销备案。停后 手机一拍,何整答案就来。拍照如此“神奇”的搜题拍照搜题App,操作体验到底怎么样?等同暂时下线此类产品,家长学生和老师有何意见?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和利用这类技术?记者进行了调查。 “作业做得漂亮,可一到考试就露馅” 由在线教育机构最先推出的拍照搜题App,在学生群体曾风靡一时。在北京海淀多所学校门口,记者采访多位中小学生,他们都使用过此类产品,用以帮助完成作业。 初一学生柳璐告诉记者:“有的知识点看上去很简单,但自己没掌握,也不敢问老师。”她通常使用拍照搜题App搜索数学题目,“有的题目,下面还有视频解析”。 济南某小学校长王涵第一次听说拍照搜题App是在一次校内会议上。她听老师们聊起,班里总有那么几个学生,“作业做得漂亮,可一到考试就露馅”。 王涵调查后才发现背后的“猫腻”,许多父母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学业的关心,而孩子则利用拍照搜题App“不动脑筋”地完成作业。 “不仅可以直接搜出数学题的正确答案,连解答过程也一模一样。”该校数学老师杜计平好几次看到“雷同作业”。他认为,这跟抄作业“没有区别”,“有些学生以为自己看了答案后能理解,就算学会了。但事实上,能看懂答案和独立做出来,完全是两码事”。 记者调查发现,不光是数学、化学、物理等理科类作业,部分语文作业也会出现“抄袭痕迹”。“学生作业中的一些词语、句子,搭眼一看,就敢肯定不是一个五年级学生能写出来的。”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说。 作为校长,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王涵立即“采取措施”:要求各班加强家校联系,告知家长使用拍照搜题App的危害;尽量让学生在学校自主完成大部分作业;要求老师多布置侧重于答题过程的开放性题目。 部分“家长模式”设置形同虚设 2013年,拍照搜题App首次出现,随后多个线上辅导平台都上线了类似产品,一些头部品牌更是得到多轮投资。资本热情退去后,如今赛道上只剩下寥寥几个知名拍照搜题App。 此类产品的操作体验到底怎么样?近日,记者在手机应用商店里发现,依然有多个拍照搜题App可供下载。下载进入某App后,发现其首页已无“拍照”或“搜题”等关键词,取而代之的是“视频答疑”“搜索答疑”等字眼。点击进入后,依然可以使用拍照搜题功能。 目前,多数拍照搜题App已提供有“学生和家长/老师模式切换”功能设置,记者在“学生模式”下随机搜题,结果显示“家长认证成功后可查看完整解析内容”,但是“家长认证”仅需提供任意成年人姓名及身份证号码即可,不需要进行人脸识别等进一步操作。 有部分App可通过绑定微信小程序,切换至“家长模式”。家长可以通过日报、周报、学期报告、实时错题本等可视化学情报告,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 但是,也有一部分拍照搜题App的“家长模式”,设置烦琐复杂,操作难度较高。 在中国农大南门,记者遇到一位外卖员牛贵兴,“由于文化程度有限,再加上平时早出晚归,根本顾不上也很难辅导老大和老二的作业”,他对拍照搜题App是“又爱又恨”。前几天,牛贵兴夫妇俩拿手机鼓捣了半天,“也没学会咋切换到家长模式。孩子作业,我也看不懂,就让他自己拿手机查吧”。 面对拍照搜题App,和学校老师一致反对的态度不一样,一些家长却表现出犹豫。 对于北京海淀家长吴丽来说,拍照搜题App是辅导孩子学习的“好帮手”:“孩子的理科成绩很好,偶尔遇到难题就会到App上面搜答案解析。” 吴丽监督孩子,通过视频讲解,消化吸收后再结合相关知识点,找同类型的题练习巩固一下,“孩子很自觉,学得也很主动”。 2020年3月,真人在线答疑的拍照搜题App出现后,受到家长和学生的热捧,成为线上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如果下线这类App,辅导孩子怎么办?”吴丽问。 不能一刀切,视不同情况而定 在充分考虑到线上教学和居家学习特殊性,不能对拍照搜题App一刀切。但是,如果将原来一对一辅导直接搬到了拍照搜题App上,将辅导时间化整为零,这明显与“双减”政策要求相悖。郑州大学教授罗志敏建议,根据不同年级段的要求,对拍照搜题App线上学习的时间段、总时长、最晚学习时间作出具体的限定,“要让学生远离拍照搜题App依赖,关键是教师辅导要跟上”。 互联网出现后,各类新技术层出不穷。它们是帮助学习,还是影响学生独立思考,人们总是难以找到明确答案。显然,遇到这个问题的,拍照搜题App不会是最后一个。 “信息技术已经深入社会,教育确实也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但教育在利用信息技术时,在不同学段应有区别。此次通知明确,不再受理学前线上培训App备案申请,已备案的相关App予以撤销,就更说明这一点。”华中师范大学罗祖兵教授建议,尽量不让小学低年级学生用,而是由教师或家长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服务;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应该在家长与教师的指导、监护下使用;初高中,虽然学生可以自主地使用信息技术,但整体而言应该尽量少地使用。 (记者 陈鹏 通讯员 韩子平)拍照搜题等同作弊 App叫停后如何整改
编辑:汤晓雪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12-30 10:01:45 【字体:小 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1元包装费缘何引发质疑?专家:商家应尊重消费者选择权
- 《人生最重要的使用說明書》:自書遺囑有哪些優缺點?可以口述請人代寫嗎?
- 美空軍上將警告:希望我是錯的,但我直覺認為美中2025年可能因台灣爆衝突
- 【專訪】李明濱醫師:自殺防治的守門人,設計「心情溫度計」量表帶領病人自覺
- 韓國總統警衛處:若配合執行總統逮捕令將「構成失職」
- 科學家在擱淺鯨豚的大腦中,觀察到類似人類「阿茲海默症」病徵
- 烏東蘇勒答爾戰況激烈死傷慘重,俄軍副指揮官訪白羅斯恐從北進攻烏克蘭
- 南北分裂之北魏崛起(三):北魏像多管閒事的傻大哥,只要有人求援就立刻出兵
- 鸡蛋及蛋粉中三聚氰胺的测定
- 台灣基進黨主席交棒王興煥,陳奕齊坦言:可以不同意小黨、但不需要冷嘲熱諷
- 随机阅读
-
- 南农晨读丨客家古韵
- 《時間帶不走悲傷,但可以把悲傷化為力量》:Mina離世後,我們一家人該如何面對接下來的生活?
- 巴西和阿根廷表示將發展「南美通用貨幣」,期望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 世界各國新年特色料理:日本不免俗來碗蕎麥麵,美國南方的「約翰單腳跳」是什麼?
- 国羽三对女双挺进八强
- 【專訪】日本短影音創作者Zono Sann:如何用一隻iPhone拍出千萬瀏覽的Vlog?
- STEAM教育給台灣啟示(上):重新定義師生關係,從教師的單一主體性轉化為互為主體性
- 日夯團YOASOBI來台 飆唱5億神曲〈idol〉全場瘋狂!
- iCANX国际科学家联合会主席张海霞:“把年轻人的创造力逼出来”
- 《新視界》推薦文:從視覺藝術出發,探討歐洲主場景碰撞中國文化,引發一連串既創新又燦爛的效應
- 傳匿名勒贖信駭客公布會員個資,華航:與資料庫不盡相符
- 《憤怒經濟學》:在「憤怒經濟學」的世界裡,真實的人感到憤怒,而且有十分充足的理由
- 受贿3.86亿余元,中国人民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范一飞一审被判死缓
- 別把自己當作是一家企業在經營:細數獨立接案初期犯過的六個愚蠢錯誤
- 公館「海邊的卡夫卡」24小時告別演唱會落幕,多組音樂人大感不捨並請各界持續支持台灣音樂
- 《改寫人性的人》:薩摩亞人認為青少年同性戀沒什麼大不了,一到適婚年齡就會自動消失
- 广西南宁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超16万件
- 初代米老鼠版權2023年底到期,「愛打著作權官司」的迪士尼願意放手讓大眾任意使用嗎?
- 手機「慘」業:大立光營收衰退、蘋果執行長庫克降薪4成,專家建議:上半年投資避開所有消費性電子
- 《心安的練習:一位麻醉醫師的人間修行》:父親到底用他的生命教會了我什麼?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