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防范“生娃即失业”,不能仅算假期账

防范“生娃即失业”,防范不能仅算假期账

编辑:汤晓雪 来源:半月谈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1-10 10:36:52 【字体:小 大】

  2021年12月召开的生娃算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新的即失生育政策落地见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期账事实上,防范自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生娃算假决定以来,各地便陆续“动”起来。即失截至2021年底,期账全国已有超过20个省(区、防范市)完成了地方计生条例的生娃算假修订。各地新条例对生育、即失养育、期账教育等方面内容都有涉及,防范但比较明确且操作性较强的生娃算假普遍是“延长生育假”“增设夫妻双方共同育儿假”等内容。

  增加育儿时间,即失是鼓励生育的重要举措之一,它给女性在生育和重返职场之间,留出了更多缓冲时间。然而,舆论的反应并不全是兴奋,一些女性还为此感到深深的担忧,认为延长生育假可能会导致女性遭受更多的就业歧视。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在此之前,尽管法律明文规定要保障妇女平等就业,维护妇女怀孕生育期间的合法权益,但现实中不少女性仍面临“生娃即失业”的困境。未来,在延长生育假的省份,企业在招聘时或将有意回避育龄女性。因此,生育假的落实,离不开企业的配合,“政策请客、企业埋单”或导致延长生育假沦为纸上规定。

  其实,部分群众生育意愿低,不仅包括“不想生”的主观意愿,还有“不敢生”“不能生”的客观苦衷。究其根源,更多在于现代社会生育成本的高企,其中既包括孩子的抚养、教育、医疗健康等显性成本,也包括女性因生育而可能遭受的就业歧视、权利歧视、社会歧视等隐性成本。

  要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还须配套积极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切实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保障育后就业、再就业权益,这样才能全方位释放家庭的生育意愿,从根本上提高生育率。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形成合理的分担机制。比如,在增加生育假上,可出台相关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措施等,减轻用人单位的负担,增强它们接纳政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半月谈评论员 赵 倩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