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血液学科向多元化和交叉融合发展
“近年来,国血我国血液学科在造血调控基础研究、液学血液相关疾病研究、多元细胞免疫和基因治疗、化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交叉”1月3日至5日,融合第五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在天津举行,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在会议致辞中说。国血 此次大会上,液学2024年度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揭晓,多元进展名单印证了陈竺的化和概括。胚胎肝脏保护造血干祖细胞基因组的交叉机制、人类固有淋巴细胞初始起源的融合系统性解析、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失败的发展临床预测模型等成果榜上有名。 “近年来,国血血液学科基础研究前沿理论不断取得突破,基因编辑、细胞治疗、免疫治疗等新技术应用广泛,血液学科发展呈现出多元化、交叉融合的趋势,这些前沿进展为血液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医学健康研究院党委书记、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常子奎在会上说。 “不过,当前我国血液学科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在陈竺看来,挑战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恶性血液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给血液学科带来了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尽管我国血液学科在部分领域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但在原创性研究方面仍然显得不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 为了推动我国血液学科发展,陈竺建议,要继续强化基础研究,用好干细胞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生命科技及基础科学尖端技术。同时,要促进交叉学科发展,在阐明血液病的疾病发病机制、提供免疫检测和治疗手段等方面作出贡献。“还要通过完善配套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科研创新、提升诊疗水平、加强人才培养等措施,推动血液病防治工作全面进步。要总结和推广先进的血液病防治工作模式和成功经验,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血液病防治体系。”陈竺说。 一些新变化、新规划也为我国血液学科发展孕育新机遇。 “现代医学正在发生历史性转型,共病研究是现代医学的重大课题。”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在会上说,共病是指多种健康问题或疾病共存于同一个体的状态,包括血液学科在内的医学学科要顺应历史潮流,以共病研究推动现代医学研究。 王辰强调,数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技术等将为共病研究赋能,“数据驱动的医学研究新范式可成为共病研究的主流方法”。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分享了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以下简称“‘π-HuB’计划”)。该计划的使命是解析人类蛋白质组构成原理与变化规律,实现蛋白质组学驱动的医学范式转变,共创智慧医学新时代。不久前,“π-HuB”计划相关白皮书在《自然》杂志上发布。 “‘π-HuB’计划推进过程中会有一系列分计划,目前还没有血液学科的分计划。所以我非常期待血液界专家群策群力,能够提出有分量的计划建议。”贺福初呼吁血液学科学者加入“π-HuB”计划中。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国科学家评“全新世温度谜题”:南极海冰变化或是关键
- 網購注意! 蝦皮錢包11/27取消「購物付款」功能
- 华南农业大学“百千万工程”工作站落户新会“小鸟天堂”
- 因母亲坐车晕车 男子32年间骑摩托带她游遍大江南北
- 畜禽粪污机械化综合治理的难点分析(一)
- 中央气象台:未来一周北方仍将多降雨 南方高烧难退
- 中國女排煞科戰惜敗意大利 香港站取得2勝2負
- 古沛镇织密秋季作物病虫害防控网_
- 最高罚款40万元!上海公布2024年守护行动第一批典型案例
- 以哈停火4天生效! 以色列收到首批人質獲釋名單
- 去年全市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35.66万人
- 老药新用治疗心脏损伤
- U21联赛渐成中国足球人才“蓄水池”
- 優越感就是安全感:為什麼眾人對勝利這麼執著?
- 20岁脑瘫男孩上大学:曾沉迷网游 感谢妈妈没抛弃我
- 白宮回應莫斯科遭襲:美國不支持對俄境內發動襲擊
- 郑钦文中网开门红 晋级32强
- 2492克拉!世界第二大钻石在博茨瓦纳出土
- 金馬60/超狂開場影片! 齊聚李安、梁朝偉、章子怡多位巨星演員
- 涉出資500萬助郭台銘連署! 周典論一審遭判4年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