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凤台县新选派580余名干部驻村帮扶

采取“34567”模式 助力精准脱贫
凤台县新选派580余名干部驻村帮扶

为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凤台精准脱贫,县新选派凤台县采取“34567”模式,余名新选派584名干部驻村帮扶,干部通过到基层锻炼,驻村实现干部本领过硬、帮扶各级管理过硬的凤台目标。

明确三项标准。县新选派为确保选派帮扶干部素质高、余名本领硬,干部该县明确新选派干部的驻村三项基本标准,即热爱“三农”工作,帮扶有强烈的凤台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一定的理论素养、政策水平和较强的县新选派组织协调能力;身体健康,能适应基层繁杂的余名工作环境。

采取四种方式。通过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的方式,选派老干部;通过各单位动员宣传,结合乡镇干部包村情况,确定乡镇干部人选;通过公开报名、资格审核、考试和考核的方式,确定213名同志任扶贫专干;县委组织部对选派帮扶人选进行审核确定,同时直接明确5名挂职乡镇党委副书记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长。

拓宽五种渠道。注重选派乡镇站所干部,发挥他们熟悉农村工作的优势;注重选拔县直机关年轻干部,坚持在一线锻炼干部,共选拔“80后”干部7名,其中科级干部5名;注重垂直管理部门选派干部,从国土、地税等单位选派干部13名;注重发挥离退休干部的作用,选拔改非、退出领导岗位干部15名,使他们继续为基层工作作贡献;注重发挥人大、政协干部作用,通过召开人大政协扶贫工作座谈会、征求意见会,从积极性强、热爱基层工作的干部中选拔9名同志参与扶贫工作。

履行六项职责。新选派的帮扶干部,与原选派干部一起组成驻村扶贫工作队,每个工作队不少于3人。驻村扶贫工作队团结带领村“两委”干部,履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制定扶贫脱贫计划、精准掌握扶贫对象、引进实施扶贫项目、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协调落实结对帮扶六项职责,切实抓好脱贫攻坚工作。

强化七个管理。在坚持原有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创新管理方式,实行“签到”和“去向公示”相结合的“双向”考勤制、县乡村三级例会制、工作日志制,同时由组织部门牵头管、派出单位参与管、乡镇党委直接管、工作队自我管,有效发挥驻村扶贫工作队脱贫攻坚生力军的作用。

(通讯员 常开胜 鲍芳)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