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惩冒用身份行为 降低社会治理成本
如果不是严惩去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的冒用胡娟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已婚”状态。更荒唐的身份社是,她还是降低和两个不认识的人同时都处在婚姻存续期。从发现“被结婚”到今天已经快两年了,治理胡娟一直希望解除两段所谓的成本“婚姻”。胡娟无奈地说,严惩这件事已经严重影响到她的冒用名誉和生活。 近日媒体又报道了一起类似事件:因九年前丢了一张身份证,身份社贵州人王伟饱受个人信息泄露的降低困扰,他在个人所得税App上发现,治理自己“被入职”了数十家公司,成本还是严惩其中一家杭州公司的法人代表。调查过程中,冒用王伟又发现自己被登记成为另一家杭州公司的身份社监事。 被冒名事件频发,大多缘于有关职能部门在办理相关事项时审核把关不严和失职失责,有关部门理当及时纠正错误,避免当事人被冒名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同时更应该看到,冒名者才是最应该受到惩戒的始作俑者,只有严惩这些故意冒用他人身份的作恶者,才能让更多人更加尊重规则,不欺不诈。 如今,身份证件已经成为人们出行、工作、就业等参与社会活动和经济交易的通行证。离开了身份证件人们将寸步难行,一旦身份证件被他人冒用,则会给自己带来难以估量的法律责任、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害。譬如,“被贷款”后可能面临巨额债务;“被结婚”、“被上学”更会导致自己无法结婚,无法入学。 虽然发现身份证件被冒用后,当事人可以要求有关部门查清真相后更正清理与自己无关的信息,恢复自己的清白,但这一过程漫长复杂,而且,当事人为恢复清白需要承担高额的成本,冒用者却鲜见受到惩戒。 根据《居民身份证法》,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最高可处1000元罚款或者10日拘留。但是,根据《刑法》,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等身份证件,情节严重的,方可能构成犯罪。单纯的冒用他人身份证件行为未必构成犯罪,至多应承担治安处罚责任。这显然有纵容冒用者和投机取巧者的嫌疑。冒用他人身份证件可以给冒用者带来诸多便利,让其逃避责任,如果没有足够严厉的制裁措施,定然无法遏制冒用行为。而且,冒用行为既扰乱了相关部门的管理秩序,增加了社会管理成本,又侵犯了真实身份者的合法权益,危害更大。 长远来看,既要健全身份证件管理体系,确保身份证件挂失、注销立即生效,在核验身份证件时融合指纹、人脸识别等技术确保“人证合一”,更要强化打击力度,将冒用他人身份行为作为犯罪予以刑事制裁,进而倒逼人们在社会活动和市场交易中不欺不诈,有效降低社会治理成本和社会交往成本。 严惩冒用身份行为 降低社会治理成本
编辑:王丹妮 来源:北京青年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0-06-09 08:43:53 【字体:小 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精炼对油茶籽油三萜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一)
- 疫情下,碳酸饮料为何会异军突起
- 宿城:“警娃”托管暖警心
- 教育部、中国消费者协会提示合理科学安排好学生暑期生活
- 郑钦文中网开门红 晋级32强
- 汉阴县小学第一教研协作区教学能手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 张瑞敏:做企业不能有帝国思维,你做到第一又能怎样?
- 县人大赴大门开展推进港口发展建设和提升交通出行能力调研
- 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 泉州下达3765万元奖补专精特新
- 教育部、财政部:2023年银龄讲学计划招募6000名讲学教师
- 提醒!河南这一考试笔试延期举行 河南新闻
- 探索“1234”工作法 推动活动走深走实
- “趁节打劫”被“节后算账”
- 平安人寿青岛分公司:欢乐客户活动 贴心服务送清凉
- 萌娃送祝福、学礼仪!丰台一幼举办中式集体婚礼
- 空姐“618”直播卖美妆:选品、价格与隐忧
- “滁味年货大集”在南京火热开市_
- 推进减税降费 政策落实落地
- 教育时评:“攀树课”为体育课“开脑洞” 教育
- 做生意,还得靠商圈!有人气商铺才有财气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