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朱家安:「譴責受害者」不僅無用,甚至鼓勵犯罪

文:朱家安

先說結論:首先,朱家責受譴責受害者之所以流行,安譴並不是不僅因為它們能有效對抗犯罪,而是無用因為它們符合社會對女性的想像,並讓人有對女性說教的甚至機會。再來,鼓勵譴責受害者不是犯罪好主意,因為目前大部分譴責受害者的朱家責受說法並不是在減少性犯罪,而是安譴減少女性的自由和願意發聲的受害者數量。

在性侵、不僅性騷擾等犯罪議題裡,無用「譴責受害者」的甚至說法很常見,像是鼓勵「如果對人家沒有意思為什麼要在他家待那麼晚?」、「如果不喜歡為什麼不拒絕?」。犯罪不管在哪個國家,朱家責受性侵受害者大多是女性,而加害人大多是男性,你不會意外這類譴責受害者說法多半針對女性,並且不但針對過去的受害者,也針對未來的潛在受害者,也就是所有女性,為了安全,許多人會不時提醒他們不要穿太露、不要去陌生人家⋯⋯等等。

可能並非全部,但我相信這些常見的譴責受害者台詞當中,許多是沒建設性的說教,就以「不要穿太露」來說,這種建議不太可能真的幫上女人的忙,因為:

  • 這建議很多餘:照我女性朋友的說法,每個女人都被提醒過不要穿太露,而且可以預期在未來繼續收到這種建議。在成年人的世界,如果某個建議對方早就聽過,而且將來會繼續聽到,那這個建議就是多餘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該建議胖子減肥、建議哲學系學生注意自己將來會找不到工作的事情、建議吃素的人可以吃牛,因為「牛肉是吃草來的所以也算是素的」(誤)
  • 這建議沒根據:沒有根據指出穿著暴露會增加遭遇性騷擾和性侵的風險。而且事實似乎正好相反,我有一些女性分享,他們在打扮保守的時期,反而遭遇更多性騷擾。我不確定,不過一個看起來有道理的解釋是:罪犯會挑好下手的對象,如果你穿著保守,反而流露出溫順不會抵抗的訊息。

流行的說法不見得是合理的說法

然而,為什麼「穿太露容易受性騷擾╱性侵」這種說法依然如此流行?我相信是基於這些因素:

  1. 它符合直覺。
  2. 它符合傳統社會對「好女人╱壞女人」的規範。
  3. 它讓人人都可以對女人說上一兩句。

這幾個特色,也出現在其他譴責受害者常見台詞上,像是「不要去陌生網友家」/「如果沒有那個意思為什麼要在陌生人家待那麼晚」。這個台詞的根據探討起來有點微妙,因為照衛福部統計,在2019年的性侵通報案件裡,只有兩成左右的加害人是網友或不認識的人,其他則是伴侶、家長、親戚、老師⋯⋯等熟人。

單看上述統計,比起「小心陌生人」,「小心身邊的人」這種建議就算沒有更合理,至少也不可忽視,然而你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小心陌生人」比「小心身邊的人」更流行,因為:

  1. 它符合直覺。
  2. 好女人怎麼可以提防身邊的人?
  3. 它說出來不傷感情,毫無負擔。

在《故事經濟學》裡,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Robert Shiller)說明敘事如何僅僅因為容易傳播而流行起來,進而影響社會。這些敘事不需要一開始就有根據,只要容易傳播,就有機會成為主流意見,甚至在最後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簡單的案例像是,股價會崩盤的說法隨著某個陰謀論出現,造成投資人恐慌,最後真的導致股價崩盤。

同樣的思維也可以用來理解各種譴責性犯罪受害者的常見台詞,「不要穿太露」、「不要夜歸」、「不要去陌生人家」,這些台詞之所以流行,不見得因為它們真的是避免成為性犯罪受害者的有效指引,而是因為它們符合直覺也符合傳統社會對女人的規範,而且這社會本來就讓人覺得對女人言行指指點點是很正常的事。

從譴責受害者到鼓勵犯罪

大家都不願意犯罪發生,然而當上面這些因素讓譴責受害者成為我們面對性犯罪事件最順手的反應,這反而不利於減少犯罪。性犯罪的黑數很多,許多受害人不願意曝光,這也是為什麼在維護受害者隱私的前提下,相關機構有通報性侵的義務。然而,譴責受害者會增加受害者的壓力,多數性犯罪受害者光是對警方陳述情況都是二度傷害,更不用說還要被檢討當時是否「穿著暴露引起犯意」、「在對方家裡待太晚,傳遞出不恰當的訊息」。

在網路時代,要譴責一個性犯罪事件的受害者,你不需要是辦案的員警或檢察官,甚至不需要認識受害者,你只需要有網路、會打字。然而社會上譴責受害者的風氣越盛,受害者受到越多壓力,性犯罪的破案率也會越低,從事性犯罪而不付出代價的機會就越高。

當性犯罪發生,若社會花費越多注意力討論受害女性的衣著言行,女性在社會上表現自我的自由就越縮減,性犯罪受害人出面指認犯罪的動機就越低,而潛在的犯罪者,就更有理由「放手一搏」。

譴責受害者的各種說法之所以流行有其原因,但這些原因並不使得這些說法成立。譴責受害者的各種說法也有其效果,但這些效果未必如同我們預期。面對悲劇,最容易的反應不見得是最恰當的反應,在每個人都有影響力的網路時代這值得我們注意。

※感謝鄭丁嘉、劉維人、Sheepy Lin給本文初稿的諮詢意見。

本文經Readmoo閱讀最前線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