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加剧全球变暖趋势(科技大观)
1月8日,尼诺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加剧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为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全球趋势最暖年份,较上一个高温纪录年(2016年)偏高0.14摄氏度,变暖且6至12月全球平均温度连续突破同期历史极值。科技2023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1850年至1900年平均值)已高出1.42摄氏度。大观 2023年3月,尼诺连续三年的加剧三重拉尼娜事件(指赤道中部和东部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也称为反厄尔尼诺)结束。全球趋势5月以来,变暖厄尔尼诺强势回归并迅速增强。科技此次厄尔尼诺是大观个“急性子”,爆发速度快,尼诺增温来得也快,加剧对全球温度的全球趋势提升幅度影响初步估计在0.12摄氏度左右。本次厄尔尼诺事件还叠加了印度洋正偶极子现象,印度洋西部海面水温高于东部,导致一些地区的少雨化倾向更加极端。 厄尔尼诺的发生与赤道太平洋信风减弱、东部海温增暖相关,通过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造成全球气候异常。该现象平均2到7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到12个月。1900年以来,全球经历了29次厄尔尼诺事件。近60年来,厄尔尼诺的影响有增强趋势。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厄尔尼诺对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和强度有进一步放大作用,并继续加剧全球变暖趋势。 厄尔尼诺的威力远不局限于气候领域。从农作物来看,小麦在厄尔尼诺事件中最为脆弱敏感,其次是大豆和玉米。在能源供应方面,厄尔尼诺事件对北大西洋和北欧冬季的影响将会加强,导致北欧冬季更加寒冷,能源额外消耗增加。厄尔尼诺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重要影响,加剧登革热和疟疾等病媒传播疾病以及由食物和水传播的疾病。 2023年以来的厄尔尼诺事件已达到中等强度,目前仍在不断发展中。它在2023年11月进入峰值期,预计峰值期持续到2024年1月,峰值强度接近2摄氏度,属于中等强度的东部型暖事件。此后将快速衰减,可能维持到2024年春季。预计将对全球表面温度产生重要影响,连续月高温纪录仍有可能再次被打破。 当前,全球气候显著变暖,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总体呈现多发强发态势,复合型气象灾害风险加大。一些专家分析认为,受厄尔尼诺衰减和赤道印度洋海温增暖的共同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印度南部、南美中东部和智利南部、北美西部沿岸、东非等地降水将偏多;澳大利亚、印度大部、非洲南部和巴西等地降水将偏少。 气候行动已刻不容缓。一方面,我们要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另一方面,国际社会亟须携手合作,以不久前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有关共识为努力方向,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全面落实《巴黎协定》,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转型,加快实现净零排放。 (作者为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古道社区:缅怀革命先辈 传承红色基因_
- 2018年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 陈钢带队检查2018年全国两会特种设备服务保障工作
- 《关于商标电子申请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 “双减”后教培机构存逼迫辞退等乱象 员工如何维权?
- 市场监管总局加强现制现售奶茶、果蔬汁监管
-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2018年世界标准日活动的通知
- 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积极纠正交通违章罚款管理中排除限制竞争行为
- 20吨巨石高悬 宝兴中学告急
- 陈时飞、颜江瑛(女)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 3月1日起,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注册专用章启用
- 质检总局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改革
- 中国男子冰球队与小球员“混编”对抗
- 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消费预警
- 焦红会见英国卫生与社会保障部大臣马特·汉考克
- 《2017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解读
- 东北亚新安全态势初现,如何推动局势缓和?
- 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291项国家标准
- 市场监管部门对不当使用红领巾的企业进行依法处罚
- 质检总局:2016年我国服务业质量稳中向好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