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移工記憶中的味道:台北車站印尼街的族裔地景

文:林柏翰、移工印尼陳玥彤、記憶街沈俊成|編輯:吳宜芷

「異國街」匯集了許多在外打拼的中的族裔學生與移工的故事和回憶。當我們離開原鄉,味道難免會想念千里之遙的台北故鄉。人們在國外需要先適應陌生的車站環境,這時異國街就會是地景一個首選,無論是移工印尼和朋友聚會,或者是記憶街受到挫折時想要陪伴,在這個空間裡,中的族裔慢慢會產生人與地的味道依附,進而形成某些人群專有的台北「地方感」,即便這是車站外人看來不值一提的。

在台灣的地景一些角落,便隱藏了許多條異國街,移工印尼可是我們通常選擇性地忽略,或者是只把他們視為異國商店街,而不會刻意留步。但我們對於異國街的不了解,其實源自於對外國移工的不了解。人們對異國街的依附,不只是建立在有家鄉的食物或熟悉的街道景觀,更是人際網絡中的一環,這裡對移工而言,除了是心理上的紓解和凝聚情感的場域,還有身分上的標誌及認同。

穿梭印尼街的古今

印尼街是移工記憶中的味道,是他們在台灣的歸屬。這裡,匯集了許多人在異鄕打拼的故事。

印尼街早期坐落於台北車站二樓,到了2005年,因為當時金華百貨欠繳租金被強制停業,台北車站重新與微風百貨簽約,北車二樓才變成現在微風美食廣場。[1]原本的印尼街則遷到離台北車站不遠處的北平西路、天成飯店的後方。


印尼街地圖(黃圈部分)|Photo Credit: 作者(底圖取自google map)

印尼街藏身於人來人往的台北車站東三門附近,是一條匯聚了印尼風餐廳、日用品店、美容院和書攤的50公尺小巷,因為地勢下凹形成與外界隔絕的異國小社會,所以較不容易被人們發現,即便在無意中走入也會因為異國的語言及面孔,而產生隔離的現象。筆者第一次去印尼街,看到街上全是不熟悉的臉孔,聞到食物中散發出香料和香草的味道,聽見人們使用外國語言交談著,隔離和防備感更是強烈。我們一直看守好我們的背包,刻意和人們保持距離,避免和他們對到眼,也不敢走完整條街。

我們後來訪談了一些移工,發現他們並非刻板印象中的情況,才逐漸鬆懈心裡的那道防線。

為什麼成為移工?

來台灣工作的印尼移工大部分來自人口稠密的爪哇島,因為當地的高失業率迫使許多人離開原本環境,才能為家庭提供較多的收入。而這些遠走他鄉的移工,很多都是踏著前人的經驗,藉著家鄉前輩在海外工作成功的例子,進而吸引更多人到海外工作,形成骨牌效應。

由於台灣的法令限制等因素,大部分的移工幾年後便會回到故鄉,他們會帶回很多在台灣才買得到的物品或雇主送的禮物,以及將在海外所賺的錢翻新房子或為家人買輛摩托車等,過上比原本舒適的生活。而同鄉的其他人看到這樣的情況,也會對在海外工作抱著更大的期望。而在台灣的移工所得大約是印尼高中畢業生的三倍,對他們來說是可行的翻身方式之一。

對台歸屬感的建立:他鄉如何成故鄉?

在印尼街建立的地方感某部分來自對台灣的歸屬感,影響移工在台建立歸屬感的原因有很多:人際網絡、雇主態度、社會風氣、情感交流、時間長短等。我們訪問的小吃店老闆娘已經在台灣生活了25年,剛嫁來的時候因為經濟不佳且當時社會風氣較無法接受外籍配偶,老闆娘因此說道:

「我二十多年前來的時候,他們(台灣)老一輩的不能接受我們外籍新娘。」

「感覺很苦又不能回去,回去感覺臉丟光光,也是命運就註定的感覺,啊就走下去就對了!」

當我們問老闆娘喜不喜歡台灣,她笑笑地說:

「現在是喜歡,以前的時候我哭了兩年,現在是慢慢自己會賺錢,啊然後小孩他們長大了這樣子;現在比較開放,好像你們年輕人也可以接受我們,所以就會愛上台灣。」

當我們詢問小吃店的老闆娘會不會將台灣視為第二個家時,我們獲得愈預期之外的答案:

「會呀,變成第一個家了,我爸媽都沒了,在印尼沒有家了。」

居住在台灣25年的時間以及至親的離去,讓老闆娘已經將台灣視為她的故鄉、她的第一個家。

歸屬感的形塑會受到不同面向的因素影響,對於老闆娘而言,經濟因素與社會風氣的保守,成為她建立歸屬感初期的阻礙。然而,因為時間、因為家人都在目前她所居住的這塊土地上,對於台灣不再只有認同,更覺得自己是這個社會甚至這個國家中的一份子,他鄉已成了故鄉。


Photo Credit: 本文作者

異國第二個家

「近年來以東南亞移工休憩活動為基礎的消費空間,逐漸浮出台灣城市各處地表,呈現新一波的族裔地景塑造,誘發了空間政治與族裔認同形構的複雜過程。各處出現的東南亞族裔地景,⋯⋯其特點都是在交通要津形成了以休閒消費為主的商業『公共空間』。」──王志弘[2]

族裔地景大致具備以下條件:第一,與原鄉的景觀相似,異國族群易與原鄉產生連結,較易把情感投射於此,形成經常性的聚集;第二,位於交通的節點上,人們容易形成群聚,且因為顯著的地標記憶,傳播更為便利;第三,具有休閒消費的功能,能去異國街只有少數幾天的放假日,所以娛樂休閒是這個街上所必備,在這裡可以卸下平日的勞累,也能透過與同鄉人的休閒活動,進而在陌生的環境找到喘息之地。

印尼移工會將印尼街視為族裔地景,除了文化背景的因素,也有情感的歸屬與投入。久而久之,移工藉由經常性的聚集,培養了「地方的愛」。在我們訪談的四位男性中,有人便說道:

「每個禮拜都會放假一次,放假時一定會來印尼街。來印尼街是為了跟其他朋友見面。(Tiap minggu, kalau ada liburan selalu kesini. Kesini biasanya untuk ketemu sama teman teman.)」

印尼街的店家和功能

印尼街沒有統一的格局,隨處可見棚子和地攤,雖然看起來有些雜亂,但是這樣的環境對於他們來說,更容易與店家有互動並建立深厚的情感連結。

比起其他地區,印尼街更能吸引移工的原因在於多了店家的中介。店家的老闆因為來台灣較久的關係,自然成為年輕移工的指引及撫慰。一位老闆娘分享,她的顧客會來這裡跟她訴說工作時遇到的情況:

「他們會說被雇主打啊,有些說雇主會一直講髒話。我就說,你現在當漁工,不是在工廠,那個出海的台灣人比較粗魯,何況是嚼檳榔的,那個會比較粗魯,你要了解⋯⋯。」

「有些人會說阿嬤對他們很好,有些不好的就說:我雇主對我很吝嗇啊,一天只給我吃一餐欸,很餓。我就說:你買泡麵啊!很便宜隔壁就有了。不一樣啦,有很多很多的情況。」

老闆娘與移工們的關係超越了買賣契約,印尼街彷彿成了移工們在台灣人生地不熟的一處避風港,相較剛來台的家庭幫傭、漁工或工廠機械工,嫁來台灣二十五年的老闆娘,成了他們訴說心裡話、調適心情的對象。有人可以傾聽並加以回應,使他們感受到被接納和擁有家的感覺。

「人際網絡」對於移工在台灣是否能適應良好有很大的影響,平常忙於工作,難以和其他人有所交際。因此假日除了跟舊識平輩敘舊外,其實,來台灣的很多準則都需要資深的移工們協助,後進的移工就能夠從前輩們的口中得知,遇到了怎樣的情況該如何應對,以及心情上該如何調適。


印尼風味炒飯。|Photo Credit: 本文作者

家鄉味

不可否認,到異國打拼的移工仍然與故鄉有著無法切割的情感連結。身處在陌生的環境會懷念起熟悉的味道、會去尋找一個可以獲得身分認同並感到舒適的地方,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移工會在休假日時前往印尼街,印尼街的食物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當我們詢問移工們對於印尼街食物的想法時,回答都是滿意的,即使味道不如原鄉,價錢也比印尼貴上五倍,但東南亞料理所獨有的味道(眾多香草和香料的結合)是驅使他們前來此地回味的主因。家鄉的味道不僅僅是家鄉的美食,當這些移工聚集在印尼街時,能夠一起用印尼話分享生活瑣事,是一種難得的幸福感受,使他們不太會去計較價錢的高低,在一個禮拜只有一天休假日的情況下,也會來此地品嘗原鄉滋味。

在印尼街的交易表面之外:人際網絡交流功能

多數人們看待異國街道,往往只看到其最表層的交易活動功能。事實上,移工在一地建構認同感時,交易活動的確是一項能引發認同的因素,但它對於地方的連結並不一定深刻,一地若只存在著交易功能,便容易因其他地方的興起而取代。

印尼街最重要的功能即是此地所編織出的人際網絡,這裡提供了一個能與朋友、家人毫無忌憚交流、傾訴工作壓力的地方,情感交流便是移工在印尼街能有強烈認同與依附的重要關鍵。

參考資料

  1. 陳凱翔(2016年09月28日)。台北印尼街,都市縫隙中的一頁精采篇章。
  2. 王志弘(2006)。移/置認同與空間政治:桃園火車站週邊消費族裔地景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1,149-203。

延伸閱讀

  • 椒麻雞和雲滇料理為何常見於台灣的泰式餐廳?
  • 《高山上的茶園》:對於移工,有沒有其他回家方式的選項?
  • 隱身台北角落的印尼移工秘密基地:不只供應印尼菜和商品,還可讓他們忙碌中紓解壓力

本文經GeogDaily地理眼獨家授權刊登。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