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设经营主体增长超两成 电子营业执照调用量突破1.1亿次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贾珺)记者4月28日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获悉,北京2023年第一季度,新设北京市新设经营主体6.8万户,经营同比增长21%,主体增长执照实现了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开门红”。超两成电据统计,营业亿次北京市注册企业总数突破200万户大关,调用注册企业数量占全市经营主体总量的量突83%,经营主体活力不断增强。破1 据了解,北京为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向纵深发展,新设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迭代升级改革举措。经营一是主体增长执照深化改革,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超两成电制定优化营商环境降低经营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工作方案,营业亿次提出“营业执照加载企业码”“建立全市统一的标准化企业住所信息库”“支持知识产权使用权出资”等13项降低经营主体准入成本举措;制定支持网络经营者发展意见,允许个体网店将网络经营场所变更为线下实体经营场所;推动以电子营业执照为企业身份通用标识,企业开办事项间实现无介质“一照通”。截至一季度末,北京市已有180余万户企业加载企业码,电子营业执照调用量突破1.1亿次。 二是柔性执法,厚植企业发展沃土。一季度,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一系列政策综合发力,助力企业迅速恢复经营。审慎经营异常名录管理,设置信用惩戒“缓冲期”,共13410户主体在缓冲期履行义务,避免信用受损;开展公示信息“自我纠错”,纠错后免予处罚,惠及经营主体17.4万户;简化经营异常名录移出程序及证明材料,截至3月底,已有19215户经营主体通过简化程序快速恢复经营。 三是优化服务,助力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优化办事流程,创新便利连锁企业“1+N”办理模式(“1”是集中登记,“N”是在有条件区域提供“证照联办”“一业一证”叠加办理,最大程度“减材料”“减时长”“减跑动”)。发挥标准引领,助力企业提质增效,践行“3+X”标准化区域协作模式。今年第一季度,已累计发布81项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深入实施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惠百城助万企”活动,初步建成北京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信息库,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发挥聚集效应提供支持。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安徽出台省级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_
- 泉州启动2023年城乡居民医保缴费工作
- 晋江全力推进“两病”门诊用药保障专项行动 近10万患者减轻用药负担
- 福建高考成绩今天下午公布 考生如对成绩有异议可申请复核
- 舌尖上的“海陆丰”!广东区域协作消费帮扶产品交易中心汕尾馆特色鲜明
- 应对暑期驾考高峰 泉州交警推出多项便利措施
- 今年起至2025年 每年扶持500名残疾人就业创业
- 精细整改到位 市领导到鲤城调研创城工作
- 南京江北新区:开展春节期间白酒市场“双打”专项执法检查
- 今年前11个月 泉州基本医保待遇位居全省前列
- 前10月泉州关区“两仓”业务同比增长7.14倍
- 郭旃:泉州公众自发参与遗产保护非常难得
- 规范假期市场秩序 福建曝光8起价格违法行为典型案例
- 体验古城夜晚 夜游泉州古城的6种方式
- 泉州市文艺院团公益性演出好戏连台
- 泉州:招商引资年度目标提前超额完成
- 日本九州島附近海域發生6.7級地震 發布海嘯預警
- 泉州中心城区第6个出入境接待大厅启用
- 泉州市教育局通知:安全教育平台不得强制打卡
- 泉州市·浦添市结好35周年图片展开幕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