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駁斥「北約東擴威脅論」(上):如果北約不會主動進攻,那俄羅斯在害怕什麼?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駁斥北約主要有三大理由。東擴動進第一,威脅北約五次東擴,論上把俄羅斯「逼入絕境」,果北攻那當一個大國被逼入絕境之際就有權「反抗」。會主第二,俄羅烏克蘭在歷史上就不是斯害一個國家,而是駁斥北約俄羅斯的一部分,它是東擴動進俄羅斯錯誤創造出來的國家。第三,威脅烏克蘭是論上納粹主義當道,俄羅斯有權消滅納粹主義。果北攻那這些理由通通無法成立。會主

本文先批駁第一個——即北約東擴威脅論,俄羅在開戰之前,俄羅斯和中國批判美國「拱火」,就主打這個理由。值得指出的是,不但俄羅斯和中國輿論鼓吹這種觀點,就算在西方也有很多人這樣說。

特別有影響力的包括美國現實主義理論大師《大國政治的悲劇》作者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寫出著名「長電報」的美國外交家坎南(George F Kennan),主導「聯中制俄」的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美國最後一任駐蘇大使馬特洛克(Jack Matlock),現在美國右派福克斯電視台最當紅的主播卡爾森(Tucker Carlson)及其嘉賓,甚至還有寫出《地球是平的》的左派記者和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Friedman,他引用了以上一些人的觀點)。

他們(統稱親俄言論)的基本觀點都差不多,北約東擴沒有尊重俄羅斯利益,從北約東擴開始就奠定了現在的結局。如佛里曼在《紐約時報》撰文《在這場戰爭中,北約並不是無辜》。

這種說法完全無法成立,更不能成為侵略的藉口。

首先必須指出,「五次東擴」是個謊言,其實只有「兩次東擴」

親俄言論屢次強調北約「五次東擴」。北約確實在冷戰結束後擴大了五次,但並非五次都是「東擴」。

北約1999年第一次擴大,加入波蘭、捷克、匈牙利三國,這是東擴。2004年第二次擴大,加入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斯洛維尼亞七國,這也是東擴。但北約的東擴到此為止了。

2009年第三次擴大,加入克羅埃西亞和阿爾巴尼亞;2017年第四次擴大,加入蒙特內哥羅;2020年第五次擴大,加入北馬其頓。這三次都是「南擴」,準確地說是在巴爾幹半島的西南部擴大。不但每次的規模都很小,而且和俄羅斯都扯不上關係。難道與俄羅斯隔著N個國家的小國加入北約,也構成了對俄羅斯的威脅?沒有比這個說法更荒謬的了。

顯而易見,「五次東擴」是謊言,其實只有「兩次東擴」。有人認為,何必計較東擴了多少次,總之不是擴到了俄羅斯邊上了嗎?這種說法當然不對。只要簡單反問,如果不重要,如果不需要計較,那麼親俄言論何必把「五次東擴」一直地掛在嘴上呢?把兩次東擴說成五次,增加了一倍半,就給人一種咄咄逼人的感覺。

因此,這是俄羅斯的話語術,是運用假信息「認知作戰」的一部分。筆者建議,有識之士都不要被假訊息牽著鼻子走。

History_of_NATO_enlargement_svg
北約擴大時程圖|Photo Credit: Patrickneil@Wiki CC BY SA 3.0

第二,北約東擴是加盟國家的自主選擇

顯而易見,北約沒有拿槍指著那些新加盟的國家要他們加入。相反,它們全部都是自願加入的,而且還非常積極,北約拒絕或拖延它們加入,它們還十分焦急。一種說法是北約(特別是美國)對它們「威逼利誘」。「威逼」根本不存在,「利誘」就看你怎麼理解,當這些國家認為加入北約對它們更有利,那就算「利誘」吧。

這些國家加入北約的動機是什麼?北約不是歐盟,不是一個經濟組織而是一個安全組織。加入北約「沒有錢分」。這些國家加入北約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安全」。

在小布希(George W. Bush)時代,美國有政客把歐洲分為「老歐洲」和「新歐洲」。老歐洲就是老北約的成員,「新歐洲」就是在前兩次東擴加入北約的前東歐和蘇聯國家。在老歐洲開始懷疑北約的必要性時,反而是新歐洲最支持北約。美國要求歐洲各國把國防開支提高到GDP比例2%,老歐洲國家(特別以德國為首)推三推四,最先達標的都是新歐洲國家。新歐洲國家還不惜出地出錢出力,要求美國把軍隊「永久」駐紮在自己的土地上。

以上這些事實說明了什麼?就是俄羅斯擴張侵略的歷史傳統給東歐國家帶來的陰影,它們被俄羅斯和蘇聯在歷史上的統治和欺壓嚇怕了,不得不找保護傘。北約就是唯一可以給它們提供安全保護的組織。

俄羅斯不虛心反省自己的侵略歷史,不去懺悔自己對東歐人民造成的傷害,反而指責新歐洲國家害怕自己進而加入北約,情何以堪?

第三,北約對俄羅斯構成威脅嗎?

在北約章程中,北約是「防衛性組織」和「維持和平組織」,而不是一個「進攻性組織」。北約章程第五條規定了成員國之間有「集體防衛」的義務,當一國受到攻擊時,其他國家都有義務相助。但這不意味著每個成員國捲入的戰爭,其他國家都有義務參與。比如,如果一個成員國在沒有「被攻擊」時捲入戰爭,那麼其他成員國就沒有義務參戰。

北約在冷戰時代產生,但在整個冷戰時代都沒有參與任何一次戰爭。美國當時在參與的戰爭中,北約都沒有插手相助。在後冷戰時代,北約參加的戰爭才增多。有點令人意外的是,北約第一次引用第五條「集體防衛權」,不是因為某小國被攻擊,而是最強大的國家美國被911恐怖襲擊,在阿富汗戰爭中,北約盟國紛紛根據義務出手相助。

在冷戰後,北約一共參加了其他幾次戰爭,絕大部分都「出師有名」,即獲得聯合國安理會的正式授權。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