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路怒症”频发防“怒”让心慢下来
进入夏季,路怒症天气炎热,盛夏人也难免心烦气躁。防怒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治疗科主任唐登华近日在接受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时指出,让心情绪与气候有着密切关系,慢下特别是路怒症炎热的夏天,大约有10%的盛夏人会莫名其妙地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路怒症”更容易爆发。防怒 记者了解到,让心公安部相关数据显示,慢下因“路怒症”引发的路怒症道路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底,盛夏全国查处强行变更车道、防怒强行超车、让心违法抢行、慢下强行违法占道行驶和不按规定让行等“路怒”违法行为1.04亿起。深圳交警部门曾征集了2000多人就“自己是不是路怒症”进行了投票。结果显示:认为自己有“路怒症”的占57.6%;遇见过“路怒症”的占71%,经常遇见“路怒症”行为占21.1%;遇见“路怒症”行为会反击的占23.1%,看情况决定是否反击的占46.9%。 专家指出,“路怒症”的危害首先表现在增加人际摩擦和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还会影响到驾驶人的身心健康,增加疾病的发生概率。 司机常发火要找原因,“路怒症”也是一种病 记者经查询资料获悉,“路怒症”一词最早起源于美国。1988年,美国洛杉矶电视台报道了一系列城市高速公路发布的枪击案时,第一次使用了“Road Rage”(路怒症)这个词。“路怒症”也称作“路躁症”,是形容在交通阻塞的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甚至导致汽车或其他机动车驾驶人员有攻击性或愤怒的行为。其常见表现主要有:开车骂人成常态;一点堵车或碰擦就有动手的冲动;开车时喜欢“斗气”,以超过对方为荣…… 美国心理学家Ed Denial 曾在一个复活节糖果实验中,设定了不同的特定可控场景,让1300个孩子去偷糖果或者钱。他发现很多孩子在一起时,以及不被要求告诉自己的名字和家庭住址时,这些孩子会偷更多的糖果和钱。偷得最少的是那些被安排单独行动以及被要求告知身份信息的孩子。心理学家Jamie Madigan说,虽然匿名不会自动引发反社会行为,但会它使人变得更具攻击性,失去自控。 人在开车时的环境就接近于匿名。司机各自躲在自己的车厢内,以至于把怒气憋进嘴巴,发泄在行为上。司机被剥去了交流的能力,大家都只会做些雷同的动作,按喇叭、打手势、闪车灯,所有的身份信息都简化为一辆车的品牌。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化身为一个愤怒的司机。 唐登华解释说,如今城市里到处都是人和车,这种环境会使人变得烦躁不安,一旦心理容量长期处于超载状态,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社会问题。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张中发也指出,许多人平时彬彬有礼,但握上方向盘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很容易被激怒,严重时还会做出违法行为。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曾对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随机选取900名司机进行调查,结果35%的司机称自己属于“路怒族”,在驾车时出现过强行变更车道、强行超车、争道抢行、连续鸣笛催促前车、甚至与其他驾驶人、行人发生肢体冲突等行为。 唐登华认为,过去我们习惯于将这些行为归为素质问题,这种解释忽视了心理因素,从心理学上讲,“路怒症”是一种病态,主要症状包括偏执状态、强迫观念、躯体化障碍等。比如人们常常会被自己突如其来的情绪控制,这些不可抑制的情绪会冲破大脑皮层理性思维的抑制,在大脑皮层下形成“短路”,直接引发攻击或逃跑,这种短路现象常导致人们作出错误的选择和冲动行为。 压力大是“路怒症”最大诱因,控制欲强的人最易“怒” 那么,“路怒症”患者“怒”从何来?医学界把“路怒症”归类为“阵发型暴怒障碍”;心理学家分析,“路怒”源于驾驶中面临的各种压力,生活中的不顺也会成为诱因;法学专家则指出,违规驾驶、违法行为是点燃怒火的火星;也有人认为,“路怒症”是规则意识不强必然导致的社会问题。在规则不被尊重的条件下,人们总会为打破规则寻找合理的理由:对自己的错误行为做正面解释,对别人的错误行为做负面解释,由此产生“对己宽容”“对人苛刻”的矛盾心态,从而做出错误行为。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调查也表明,“路躁”情绪源于驾驶中面临的各种压力,比如交通拥堵、路况不佳、恶劣天气、车辆事故、其他司机的野蛮驾驶行为等。同时,赶时间、睡眠不足、家庭纠纷、心情低落等也可能是路怒症的诱因。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曾做过与“路怒症”相关的研究,他们以一万名司机为研究对象,发现其中5%到7%的人都是近期才开始表现出与“路怒症”有关的暴躁症状。这项研究认为,“路怒症”由“间歇性爆发性精神障碍”引起。“间歇性爆发性精神障碍”的特征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没有安全感,这类人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他们习惯夸大日常生活中的潜在危险,受到外界刺激时,情绪会失控,甚至会有变态的暴力行为。 张中发还指出,“路怒”情绪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交通违章及交通事故的增多,如果人长期处于“路怒”状态,易怒的思维方式会形成一种习惯,使其在生活中也容易烦躁、发怒,严重的还会造成情绪障碍、抑郁、睡眠障碍、免疫力下降等负面影响。长期情绪压抑,进而可能发展成为“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如果长期忽视“路怒”情绪,放任不理,会对司机驾驶行为造成不良后果,会导致“马路杀手”成群出现,人们安全出行也会受到严重威胁。 “在公共场所情绪失控往往是控制欲比较强的人,他们希望事情都按自己的想法实现。” 唐登华表示,现代生活的压力大,是公共场所怒气的最大来源。比如容易“路怒”的人通常认为自己被侵犯,因此对自己进行过度自我保护,从而造成自我情绪的控制力下降。尤其是一些对时间效率的要求较高,情绪较为紧张,在遇到因陌生人的不良行为阻碍了自己的时候,就容易引发愤怒。 唐登华强调,事实上,不仅在马路上,机场、地铁、商场等公共场所里也频现“易怒族”。就“路怒”而言,“被侵犯”的驾驶员会把情绪转移进车内,他们会把工作生活中的怨气全发在一个陌生人身上,而不是身边的熟人。 平息怒气需保持好心态,治“路怒”要“阿Q精神” 今天,中国正加速驶入汽车社会,我们该如何应对“路怒症”呢?专家们认为,在无法改变其他驾驶人员素质的情况下,防止“路怒症”最切实的是做好自我心理调节,让心情“慢下来”,具体解决“路怒症”还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1.开车时要学会自我情绪调节,保持乐观心态。唐登华说,在遇到插队、别车等有意或无意的挑衅行为时,保持情绪淡定,只会对驾驶员有好处,避免进入争吵、打斗甚至撞车的麻烦里去。山东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专家胡霜还建议,不妨多换位思考,多为人家找点“借口”,想象人家是遇到了急事, 对对方多一分理解和包容,这样心里就会好受多了。 2.要做到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到“安全出行,从我开始”。我们应熟稔道路驾驶规矩千万条,安全永远排在第一条;我们更应牢记:心宽路才宽,守规人才美。自觉置身于规则的约束下,每个人上路时都能做到“彬彬有礼”地开车,心里通畅了,就会发现行车也顺畅了。 3.不开“英雄车”“斗气车”,不带着情绪上路。张中发指出,遇到突发状况时应时刻牢记安全为先的原则,有意识地减缓车速,让情绪尽快“降温”,避免急躁而做出冲动的行为。胡霜建议,驾驶人如果开车遇到“窝心事”,可以多做几次深呼吸平息情绪;同时要学会放松,在拥堵的时候听听舒缓的音乐,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还有就是开窗,让新鲜空气进入车厢。此外,进行有规律的咀嚼动作,或将车停在路边稍事休息,吹气球、微笑等,都不失为缓解急躁情绪的小窍门。如果因家庭问题、工作压力等原因而连续几周有严重的情绪失控、食欲不振、失眠、焦躁不安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4.合理安排好出行时间很必要。唐登华建议,驾驶者在每次出行前,需提前制定行车路线,将有可能遇到的堵车等时间都给予充分考虑,这样就能把路上的时间预留充足,时间充裕了,自己心理上就能更从容一些,遇到堵车时就不会太着急。 5.开大空调降降温。张中发提醒,抑制“路怒症”,最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降低车内温度,再喝些冰凉的饮料,尤其在夏天,车内温度降低一点,情绪就会好一点,理性就会多一点。 6.开车前清理一下车内,给自己一个美好的驾驶环境。唐登华指出,最好不要在后视镜上挂小挂件,那样会影响情绪;可以在车上放一张家人幸福的小照片,不开心时多看一看。对于新手来说,开车时旁边的人最好少说话,不要在开车时刺激司机。 专家们最后提醒,“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冲天怒气之下,害人害己,更损害公序良俗,谁都不是赢家。金庸先生有句名言:“不生气,就赢了”。赢,就赢在豁达的胸怀、包容的心态,赢在一个文明有序社会带给人们的获得感。(记者 项丹平)
- 最近发表
-
- 北京奏响大众冰雪协奏曲
- 中國大陸旅客反駁歧視論,稱在港講普通話沒遭白眼
- 2022年的九合一選舉,是一場只有地方派系才能參與的球賽
- 南北分裂之十六國尾聲(上):前秦苻家的奇葩苻登,與後秦在關隴展開混戰
- “挺甜甜的茶香”,在杭州遇见英德红茶
- 澳洲研發「海水製氫」技術,毋須淡水便能產出「綠氫」——幾乎不會產生碳排的潔淨再生能源
- 林書豪加盟高雄鋼鐵人首戰奪21分,13次助攻平PLG聯盟紀錄,滿場球迷高喊MVP
- 《不要用別人的腦子思考你的人生》:如果連早睡早起都做不到,還談什麼未來?
- 駐美國使館發言人就中方針對美對華加徵關稅採取反制措施答記者問
- 微軟正在打一場認知戰:「Bing+ChatGPT」能不能取代Google搜尋引擎?
- 随机阅读
-
- 福建厦门表彰2022年度十佳维权网点、维权人物
- 【未來大人物對談2222
- 《從讀書到考試,你可以更好!》:請問學霸——讀書時可以一邊聽音樂嗎?補習真的會讓我考得比較好嗎?
- 美國經濟衰退醫美消費依然強勁,肉毒桿菌素成新「口紅指數」
- 韩国华城电池厂火灾调查结果公布:涉事企业粗制滥造疏于管理
- 不由自主的的移民,陰差陽錯來到新土地的人與狗
- 布魯斯威利驚傳失語症息影,「額顳葉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有何不同?
- 亨利詹姆斯《波士頓人》導讀:十九世紀末期的美國「新女性」與「波士頓婚姻」
- 冰球:正视差距着眼未来
- 莊子「大瓠之種」:有用無用與人的尊嚴
- 從八張影響聯準會決策的關鍵圖表,觀察後續通膨走向
- 我用不上ChatGPT ,這工具現在省不了我的時間心力
- 中信博宿松产业基地举行开幕盛典 宿松新闻网
- 南北分裂之十六國尾聲(上):前秦苻家的奇葩苻登,與後秦在關隴展開混戰
- 網傳做愛時「老婆先高潮必生男」,這樣的說法有依據嗎?可不可信?
- NFL版「林來瘋」:舊金山49人隊「無關緊要先生」率隊8連勝,替補的替補變身王牌四分衛
- 新纪录诞生,两市成交额20分钟破万亿
-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這位帶著回憶與債務孤獨走完一生的往生者,是否輸給了這場人生賭局呢?
- 「股神」巴菲特上季大砍台積電ADR持股86%,有違其長期持有投資哲學,台積電今開盤大跌19元
- 莊子「大瓠之種」:有用無用與人的尊嚴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