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强度降低超八成
全球减碳目标的中国共同实现,要靠各国携手共进。出口成评估不同消费主体引发的贸易碳排放动态,更有利于明晰生产者与消费者碳排放责任归属。隐含近日,碳强中国科学院发布《消费端碳排放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研究报告》)。度降低超《研究报告》显示,中国1990—2019年间,出口成主要发达国家消费端碳排放普遍高于生产端碳排放,贸易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强度降低超八成。隐含 《研究报告》评估了主要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等不同消费主体引发的碳强碳排放动态,刻画了经济活动中的度降低超碳足迹,为全球减排和气候变化治理提供科学支撑。中国当前,出口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消费端碳排放差异显著,贸易专家呼吁统筹生产端和消费端,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核算体系,更科学地分配全球减碳责任。 碳排放核算是国际气候履约的重要依据,是国际碳定价的重要基础。碳核算方法基于不同的排放视角,主要分为生产端和消费端两类。“生产和消费是经济活动的两个方面,消费端碳核算除考虑生产过程的碳排放以外,还包括运输、使用、处置和回收以及贸易活动等各个环节,因此更为科学全面。”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魏伟研究员说。 《研究报告》指出,1990—2019年间,主要发达国家消费端碳排放普遍高于生产端碳排放,主要发展中国家则与之相反。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地区生产端碳排放始终大于消费端碳排放,差值从1990年的14.7亿吨逐渐扩大到2019年的41.7亿吨。 《研究报告》还显示,1990—2019年间,中国消费端碳排放长期低于生产端碳排放,生产端和消费端碳排放差值由1990年的7.0亿吨增加到2019年的18.0亿吨。 1990—2019年间,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强度降低了83.3%,为全球提供更多的绿色低碳产品。2021年,中国因钢铁原材料产品贸易为其他国家承担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达1.0亿吨,因光伏产品贸易为其他国家承担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达2.5亿吨。 《研究报告》建议,进一步加强消费端核算方法学研究,扩展研究产品的覆盖度,构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全口径碳核算技术体系,以期获得更加深入、精确和全面的核算结果,更好地为全球减排和气候变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全球要切实践行共同但有区别的减碳责任,加强南北合作,推动全球技术进步,共同应对人类挑战。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信博宿松产业基地举行开幕盛典 宿松新闻网
- 北京市万名学生参加第二十七届学生艺术节合唱展演
- 【抗震救灾·雅电魂】何勇总经理、谢代涛书记关心国网家园建设
- 明揚大火10死百傷 傳過年前大量解雇勞工
- 深圳市2023年“世界计量日”活动启动 18万台计量器具运用诚信计量智码
- 2024正副總統候選人號次出爐!1號柯盈配、2號賴蕭配、3號侯康配
- “星耀滁州 才聚经开”_
- 雖然是小樣本,但研究發現日本、歐洲8國人糞便中都有塑膠微粒
- “快乐大宝贝”李雯雯,举起卫冕奥运冠军重担
- 藍營猛攻蕭美琴未辭職跑選戰「回國就為登記」 外交部:依規定請假
- 我市开展清明家庭文明建设活动_
- 青春绘就振兴图!华农学子赴江门新会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12项“惠青实事”助力青年发展!云浮市首批“百千万工程”青年实事清单出炉
- 高清:聚焦芦山强震 全国各大报封面展示
- 充电桩:既要建得好,还要用得上
- 中國遊客遊威尼斯不聽勸 搭「貢多拉」翻船畫面曝光!
- 关于召开“2019年度标准物质与检测技术暨相关CNAS 技术文件理解与应用”会议的通知
- (有片)習近平:當務之急是停火止戰 支持埃及開闢人道主義走廊
- 航空公司機票超賣,為什麼有人會願意主動放棄機位?
- 中国使馆提醒:请中国公民暂勿来乌克兰!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