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芝麻街》前編劇證實:Bert和Ernie是「不只是朋友」

(中央社)長久以來觀眾對美國長壽兒童電視節目《芝麻街》(Sesame Street)的芝麻證實布偶人物畢特和恩尼的關係感到好奇,認為他們不只是街前好朋友而已,《芝麻街》前編劇也出面證實他們是編劇同性戀伴侶。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朋友1981到1990年擔任《芝麻街》節目編劇的芝麻證實薩茲曼(Mark Saltzman)今天向同志網站《Queerty》證實,畢特(Bert)和恩尼(Ernie)是街前「親密伴侶」。

薩茲曼表示,編劇他是朋友根據他與電影剪輯師葛萊斯曼(Arnold Glassman)長久的關係,寫出畢特和恩尼的芝麻證實互動,但《芝麻街》創作團隊則否認他們在一起,街前也沒有性傾向。編劇

薩茲曼說:「我記得有一次在看《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專欄時,朋友有個學齡前兒童問媽媽說:『畢特和恩尼是芝麻證實一對嗎?』聽到學齡前兒童這麼問滿有趣的。」

「當我寫畢特和恩尼時,街前我一直沒有多想什麼,編劇他們就是(同性戀)。我沒有其他方法可以來解釋他們的關係。」薩茲曼說,雖然他看起來比較像畢特,但實際上他是恩尼。

「我到《芝麻街》的時候,早就和阿尼(葛萊斯曼的小名)在一起了,所以除了親密伴侶外,我不知道該把他們寫成其他什麼關係。」薩茲曼與於2003年過世的葛萊斯曼交往20多年。他補充說,畢特和恩尼的互動就是他和葛萊斯曼的真實寫照。

(編按:推特照片中,左一的木偶照片中,左邊的木偶是恩尼、右邊則是畢特;右一的照片,自左到右則是編劇薩茲曼、《芝麻街》節目來賓佩蒂.拉貝爾(Patti Labelle)、最右邊是葛萊斯曼)

不過,製作《芝麻街》兒童電視節目的芝麻街工作室(Sesame Workshop)則是予以否認,並表示畢特和恩尼兩人是純友誼關係。

芝麻街工作室說:「正如我們一直所說的,畢特和恩尼是摯友。他們是被創造來教導學齡前兒童,人們可以跟和自己與眾不同的人做好朋友。」

芝麻街工作室強調,儘管畢特和恩尼被視作為男性角色,擁有許多人類的特徵(就跟大部分《芝麻街》布偶一樣),但「他們仍只是布偶,並沒有性傾向。」

多年來,畢特和恩尼之間的關係,一直是引人揣測。這2個角色睡在不同的床上,但在芝麻街123號的地下室公寓共用一間臥室,自1969年首次在電視上首播以來,他們一直住在這裡。

許多人長期以來認為這2個男人是一對伴侶,《紐約客》雜誌甚至在2013年7月,選擇用他們在沙發上一起看電視的插畫,呼應當期的封面故事—美國最高法院判決,同性婚姻伴侶有權享受聯邦給予異性婚姻伴侶的福利。

然而在2年前,芝麻街工作室拒絕了一份讓畢特和恩尼結婚的連暑請求,當時《芝麻街》發布了類似的聲明,表示他們不是同性戀、也不是異性戀,他們是無性的布偶。

這樣的舉動似乎讓薩茲曼有些失望。他在接受《Queerty》訪問時表示,雖然《紐約客》的封面是一種辯護,但在同志驕傲遊行中,並沒有出現畢特和恩尼。

2003年,葛萊斯曼突然去世,薩茲曼失去了他的畢特。 他在採訪中稱他為「我生命中的愛」。

每個人都想要找到自己的歸屬感,我們是誰,能否認他們?

《CNET》報導指出,「LGBTQ」族群出現在兒童節目中非常重要,如果布偶就只是布偶,為什麼不放在布偶身上多加一些「LGBTQ」的要素?特別是《芝麻街》節目也用這些布偶來解釋「真實世界」的問題,包括了愛滋病毒HIV。

2002年南非版的《芝麻街》創造了一個金黃色的布偶Kami,這是世界首隻角色設定為HIV陽性的玩偶,幫助教育孩童瞭解這項病症的相關問題。玩偶名字Kami源於札那語的「Kamogelo」,意即「接納」。

Kami的布偶設計師表示,節目裡的怪物(monsters)特質是非常抽象的,「你可以用一種方式解釋它,或是用另一種方式。每個人都將自己的經驗投射給那個角色。」她並認為,將愛滋病毒的特徵轉化成一個怪物,不會讓人對它產生恥辱感。

「她很可愛......而且她有一種積極的態度,也因為她是一個怪物,它可以讓你更能接受這個角色,以及她想傳遞的信息。人們會接受它。他們是愛它們,因為他們喚醒了人們各自的經驗。」

報導指出,對一個對同性戀族群感到好奇的孩子,布偶可能是一個很好的工具,畢特和恩尼的關係,可以讓家長或老師解釋「LGBTQ」的含義。並指出,每個人都想要找到自己的歸屬感,我們是誰,能否認他們?

  • 希望幫助孩子了解世界和他人,《芝麻街》引入自閉症新角色
  • 童書,有責任與義務破除「無塵教養」這種平庸之惡

而除了畢特和恩尼,薩茲曼還透露,節目中另外一個受歡迎的角色史納菲,其實也有那麼一點同性戀的故事形象。

史納菲是一個毛茸茸、長得有點像猛瑪象的角色,多年來只有大鳥(Big Bird)可以看到史納菲,其他《芝麻街》的角色以為史納菲只是大鳥的「假想朋友」(imaginary friends),雖然史納菲真的存在,但他們不相信有這樣的動物。一直到最後史納菲才被接納。

「史納菲(Snuffalupagus),他是個沮喪的布偶角色,他的特質吸引了某些同志觀眾;沒有人可以看見史納菲,這有點像是同志出櫃的概念。」薩茲曼表示。

相關文章:

  • 美國9歲男童出櫃後自殺身亡,母親:只因我的孩子與其他人不同
  • 當了95年的異性戀 美國近百老翁出櫃宣言「我很驕傲」

新聞來源:

  • 芝麻街前編劇證實 布偶畢特和恩尼是同性戀伴侶(中央社)
  • Bert and Ernie, gay or not? Either way, you're right(CNET)
  • EXCLUSIVE: Are Bert & Ernie a couple? We finally have an answer...(Queerty)
  • Sunny gays: Sesame Street founder who created Bert and Ernie says they are not homosexuals in the wake of show writer revealing he depicted the pair as lovers based on his relationship(daily mail)

核稿編輯:楊士範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