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面里的传承与创新
一碗面能有什么门道?作为流传于河南安阳的地方面食,安阳捋面绵软筋道,传承创新深受当地人欢迎,碗面跻身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创新作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碗面我下定决心要把捋面的传承创新手艺发扬光大,让它走向更广阔的碗面天地。 开第一家饭馆的传承创新时候,纯手工制作、碗面没有任何添加剂的传承创新捋面吸引了不少客人,生意红红火火。碗面然而,传承创新“幸福的碗面烦恼”也随之而来。为了保证面的传承创新口感,我们通常是碗面来一位客人做一碗面,就算我在后厨拼尽全力,也总是供不应求,现场制作远远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只有破解了标准化生产的难题,才能让更多人吃上捋面。于是,对捋面进行二次研发提上了日程。 传统食品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是个技术活,对我们来说并不容易。为了攻克这个难题,我们前后花了近3年时间,最终在高校科研人员的帮助下建成了3条试验性生产线。经过反复试错,手工捋面低温冷藏得以实现,所需要的水和面粉比例精准配置,醒面、揉面、捞面等环节的时间精确到秒,成功保留了手工捋面的筋道口感。 不仅如此,我们还沿着捋面的生产链条,继续挖掘这道美食的发展潜力。一方面,我们从源头上进行质量把控,采取订单式农业种植加工的方式,订购生产捋面所需的无公害大葱、优质小麦等食材,保障优质的供货来源。另一方面,我们着力优化捋面的生产规范,在祖传捋面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将其改进为清水和面、三饧三揉、分块擀片等8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确保标准化、规范化。经过不懈努力,捋面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地方小吃成为知名品牌。 促进乡村振兴,这碗面也在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订单农业保证产品质量,也带动了更多农民增收致富。不仅如此,我们还在生产基地传授捋面制作技艺,让更多人可以靠手艺吃饭。事实证明,小小一碗面不仅可以传承历史味道、展现美食文化,而且也能够融入现代生活、体现当代价值。给予系统性保护的同时,进行创新性发展,才能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非遗、享受非遗、传承非遗。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于我而言,追逐梦想的脚步永不停止,擦亮金字招牌还要付出更大努力。眼下,我准备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把捋面的技艺传承好、发展好,为更多消费者带来可口的美食。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守正创新,这碗面一定能走上更大的舞台,赢得更多的认可。 (人民日报 王永法,作者为河南省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会长,记者常钦采访整理)一碗面里的碗面传承与创新
编辑:汤晓雪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12-12 15:25:22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汽男篮领先17分遭浙江广厦逆转
- 悦读·潮文丨30年初心不改皮贴画
- 北京警方: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实际控制人等6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跟着总书记学党史·物鉴初心 军歌嘹亮 唱响精神的力量
- 中国市场“磁吸力”强劲 外企来华投资热潮涌动
- 泉州全市13个新基建新经济基地新增项目89个
- 分光光度法快速检测市售婴儿奶粉中的过氧化苯甲酰(一)
- 省疾控专家:我省属碘缺乏地区,碘盐还得吃!
- 20吨巨石高悬 宝兴中学告急
- 北京昨日本土新增“47+2”
- 国家卫健委:省会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
- 价格不菲取戴不便,OK镜真是防近视神器吗?
- 末位淘汰、严格考勤、降薪调岗 伪装手段变相裁员合法吗
- 公安部:去年拐卖妇女儿童案件比2013年下降86.2%
- 东风着陆场已做好准备 通信多个点位准备就绪—新闻—科学网
- 新增10343个!《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发布
- 江苏溧阳:守好民生计量“每一杆秤”
- 国台办回应刘畊宏带动两岸民众健身热潮:谁都阻挡不了两岸同胞走亲走近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141+498”
- 除了“感觉良好”,这些出舱“金句”,你还记得吗?—新闻—科学网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