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岭南又“稻”丰收时
风禾尽起,盈车嘉穗,图集秋粮丰收在望。岭南今年全国秋粮收获已超64.3%,又丰华南地区收获过半,稻岭南大地的图集晚稻即将迎来成熟收割期。秋粮丰收在即,岭南大山里的又丰欧家梯田、盆地中的稻罗定稻田、平原上的图集广东农科院水稻产业园纷纷迎来稻黍金黄。稻米文化系列活动唱响丰收礼赞,岭南高标准农田建设即将迎来验收……金秋时节,南粤的山川平原,即将迎来岁稔年丰的好“丰”景。
好“丰”景在大雾山脚下。欧家梯田一片金光灿灿,规整的梯田承载着层层的稻浪,像瑶族和壮族少女随风扬起的裙摆,随风扬起的还有丝苗米的阵阵米香。艺术家们走上梯田,文艺绘乡,田园赋诗,和耕作的农民、研学的少年、游玩的旅客一起,自成一幅稻田“丰”景画。
即将日落,依稀可以看到游客在欧家梯田流连忘返。
欧家梯田的田埂上,前来采风的艺术家坐在这里素描梯田稻浪。
欧家梯田的田间地头,艺术家们穿梭其间寻找灵感。
欧家梯田旁的小村落,他们是梯田的主人,也是丰收的缔造者。
万里无云的蓝天下,欧家梯田的稻子显得更加金黄璀璨。
艺术家正在用水墨勾勒出欧家梯田的诗意美景。
好“丰”景在云浮罗定长岗坡。“大动脉”一般的长岗坡渡槽自南向北横亘在稻田上,所过之处,稻浪滔天,稼穑蓬勃。曾经的“引水”与耕耘此刻在万亩高标准农田上盼来了回响,“罗定乡土、味动世界”的愿景在稻香中越来越具象化,久负盛名的“罗定稻米”正在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新“稻”路。
罗定拥有广东最大的盆地,有独特的盆地性气候,利于水稻等植物养分的积累和转化。
长岗坡渡槽下的罗定稻田。
长岗坡渡槽工程,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引水渡槽之一,至今依然延用。
好“丰”景在广州市白云区农科院水稻产业园。片片泛着金黄的涟漪中,正见证着小小禾苗在科技的助推下爆发出的惊人力量,“中国籼稻,广东种芯”从这里走向全省、走向世界;高端优质稻“广东丝苗米”也走向了千万人的餐桌。稻花香里诉说的是一粒种子的故事,也是千顷土地上的丰收礼赞。
航拍下的农科院水稻产业园一片生机盎然。
蓝天白云下的农科院水稻产业园,是田园稻香的美好图景。
农科院水稻产业园的水稻颗粒饱满。
在岭南大地上,稻耕文化源远流长,时至今日,梯田上的层层稻浪、长岗坡下的恣意生长、试验田里的喜人成果,处处彰显广东“水稻种植大省”和“水稻种业强省”的本色,从山川到平原,处处稻花飘香,谷粒满仓。
壮族少女背着背篓走向金黄的稻田。
摄影:吴秒衡 谭家富 黄坚文
采写:南方农村报见习记者 巢芮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做好惠农补贴发放助力“三农”发展_
- 快递面单泄露隐私 上海市消保委提示:应建立隐私面单体系
- 泉州持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
- 42名移民在希臘海域被救起
- 北京丰台:开展计量器具检查
- 泉州新能源汽车保有量57745辆 每100辆车有3辆是新能源车
- 1顆3分球贏38萬! SBL假球案驚人手法曝
- 小寒节气过后 本周晴天为主
- 安徽省防返贫监测“一码申报”上线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们的新时代|抗疫脚步不停 奋战不分昼夜——记北京市通州区市场监管人刘屹典
- 元旦假期气温较低 外出防寒需注意
- 潘二矿首创注浆在线监测系统
- 全力护航“夜经济” 点燃城市烟火气
- 泉州市领导到丰泽洛江调研创城及信访工作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集中采访活动走进淮南
- 宿州:数字赋能 “智造”未来
- 甲醇中二嗪磷(二嗪农、地亚农)溶液标准物质:精准测定保障实验准确性
- “1元保”投诉上万条 涉及悟空保、轻松保、360保险等平台
- 福厦高铁安海湾特大桥无砟轨道铺设完工
- 国防润童心 共筑强国梦
- 搜索
-
- 友情链接
-